• 115阅读
  • 0回复

“一体化”的要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5-27
第6版()
专栏:

“一体化”的要害
迎展
苏修《真理报》最近发表文章,大肆吹捧“经互会”和“经济一体化”,说什么参加这种“一体化”,就是“一体化”中的各国“实现自己的国家主权”。这就是说,“大家庭”各国的主权已寓于“一体化”之中,“一体化”代替了这些国家的主权。这完全是勃列日?夫“有限主权论”的花样翻新。
那末,让我们看一看参加“经济一体化”的一些国家是怎样“实现主权”的吧。
参加“一体化”的一些国家,经济如何发展,要在苏修“帮助”下重新安排,使之同苏修的经济计划相“协调”。发展什么生产部门,不发展什么生产部门,都要按照苏修的指令办。象东德,就停止了拖拉机和飞机制造等传统生产部门。不仅如此,就连那些被允许发展的部门,也必须在“专业化”等名义下,遵照苏修的要求和规格进行生产,或者干脆由所谓“联合组织”来经营。如被称为东德工业“国宝”之一的摄影化学工业,要由设立在莫斯科的苏德“摄影化学工业联合组织”控制。这样,民族经济从生产资料到产品都被“化”到苏联经济中,成了苏联经济的附庸。发展本国经济的主权,也就在“一体化”的幌子下被“化”到苏修手掌中去了。
保卫和开发国家资源,本是一国的主权。可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它那具有战略意义的铀矿,不仅掌握在苏修手里,矿产被掠夺而去,而且连产量多少,捷克斯洛伐克人都无权过问。在这种“一体化”的名义下,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象它那可怜的铀矿一样,已经被“化”得无影无踪。
根据“一体化”的规定,保加利亚专门生产蔬菜和水果,首先供应苏联的需要。因此,它就不得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保加利亚经济就这样在“一体化”的招牌下被置于从属的地位。至于保加利亚的主权,也就随着经济的殖民地化而丧失殆尽。
苏修要开发西伯利亚的资源,一声令下,参加“一体化”的一些国家,有钱出钱,有人出人,都要积极响应。虽然它们本国也同样是资金短缺、劳力紧张,而且本国的经济也有待于发展。然而,在苏修看来,这些国家的主权已经寓于“一体化”之中,只能唯苏修之命是听。
由此可见,苏修通过“经济一体化”对“大家庭”国家进行残酷的超经济剥削,进行经济控制和经济吞并。“经济一体化”不过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推行新殖民政策的工具,是一种卑鄙的侵略手段。
恩格斯说过,“手段的卑鄙正好证明了目的的卑鄙”。苏修这样干正是有着卑鄙的目的。这个目的已由勃列日?夫亲自说出来了。他在谈到各加盟共和国五十多年前联合成统一的国家——苏联的必要性时说,“对于参加华沙条约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各享有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兄弟大家庭来说,这个原则也是适用的。”一语道破天机。苏修大搞“一体化”的要害,实质上是妄图把“大家庭”的一些国家,按照苏修的“原则”,演变成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加盟共和国,如此而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