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勃列日涅夫集团推行“新经济体制”的又一恶果 苏联建筑业追逐利润一片混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20
第6版()
专栏:

勃列日涅夫集团推行“新经济体制”的又一恶果
苏联建筑业追逐利润一片混乱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讯 新华社记者报道:勃列日涅夫集团在建筑业中普遍推行以利润原则为中心的“新经济体制”,把利润作为生产的基本动力,使建筑业呈现出一片混乱状态。
勃列日涅夫集团上台后,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加紧推行“新经济体制”。一九六九年五月专门发表了《关于完善基本建设的计划工作和加强建筑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决议》,在建筑业中普遍推行资本主义的利润原则,大搞物质刺激,把榨取利润作为企业赚钱发财的“决定性源泉”。
为了追逐利润,苏联许多建筑组织和部门同时承揽过多建筑计划,往往一项工程未竣工,就把主要建筑安装力量转移到盈利多的新工程,从而造成建筑时间延长和交付使用的期限推迟。据苏联报刊一九七五年七月报道,未完工工程量逐年增加,而且比重很大。今年未完工工程达九百亿卢布,相当全年基建投资额的百分之八十。《苏联财政》杂志透露,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新波克洛夫制糖厂,标准建设期为二十八个月,实际上用了一百三十六个月;基米罗沃州安热罗第五——七号矿标准期限五十二个月,却建造了二百四十八个月。苏联《劳动报》一九七五年二月报道,建筑部建设的一些棉纺织、丝织和服饰联合企业规定在一至三年内完成,实际上许多企业往往要“建设十多年”。苏联报刊透露,许多建筑者只看见卢布,竭力选择能盈利的工程,捞不到“油水”的工程则置之一旁。
为了完成“较紧张的成品移交期限和利润额计划”,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现象在基本建设系统里“司空见惯”,致使建筑质量降低,漏洞百出。苏联报刊也不得不承认,基建系统中废品事故“经常发生”。最严重的是,建筑物“倒塌”。自一九六一年,苏联发生容量为一万六千吨的圆形谷仓倒塌事故以来,其他各种建筑物的倒塌现象继续发生。有些单位“由于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使新建工程“墙壁倒塌”。一九七一年“仅仅农村建设部所属机构,由于废品和改建而造成的非生产费用就超过了五百万卢布!”
新建工程质量低劣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他们抱怨建筑系统只顾卢布,不顾建筑质量,给居民造成很大困难。有的住房建成后两年,既没安自来水,也没建下水道。有的一到雨天,屋内漏水,不得不动用锅碗瓢盆接水。据《苏维埃俄罗斯报》报道,莫斯科利哈乔夫街的一幢建筑物,“由于建筑工作者留下的毛病”,“洗澡间已有四年不能使用了。脏水从一套住房的洗澡间流到另一套住房的洗澡间。”
在资本主义利润原则的支配下,建筑业中“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的现象严重。苏联《真理报》说,如果采用新工艺,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少产量,减少奖金,而“这对企业来说是个灾难”。因此,技术创造和发明在苏联的建筑业中往往得不到充分运用和推广。据苏联《经济报》透露,一九七二年在采用业已注册的新技术方面,建筑、筑路和公用工程机器制造部只采用了百分之二十一。苏联报刊承认,“建筑业中生产机械化严重落后”。“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从事手工劳动的占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苏联工业建筑部各建筑组织中,这个指标为百分之五十五,苏联农村建设部为百分之六十六。”
苏联整个工业生产的混乱使建筑业中的问题更加严重。建筑工地上一会水泥不足,一会钢筋混凝土不够。据《社会主义工业报》透露,“建筑材料不足,差额逐年增长,由此而引起了严重困难。”在俄罗斯联邦,墙壁材料和非冶金矿物材料不足量五年来增长了一倍,石灰、陶板和其他板材的不足量也大大增长。据俄罗斯联邦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计算,到五年计划末,在墙壁材料方面,大约缺少标准砖六十亿块,缺少非冶金矿物材料六千八百万立方米。苏联报刊承认,由于材料不足和工作组织混乱,使许多工地浪费工时达百分之三十。
建筑组织领导人为了多得奖金,大搞弄虚作假。苏联报刊承认,在有的建筑组织中“什么事情都发奖金!连没有完成的计划,……虚报的合理化建议都给奖金”。特别是有些建筑组织的领导人,一连几个月都拿预发奖金,每月一百二十五个卢布。在有的建筑组织中“……追逐奖金达到了最荒诞的程度,使人们腐化堕落,使人们去拿良心做交易……。”
实行“新体制”后,由于利润作用的“提高”和建筑组织领导人权限的扩大,他们可以随意解雇工人,可以“重新分配物质鼓励基金”,结果建筑工人受剥削和压迫越来越重。在今天的苏联,建筑工人被无辜解雇或以莫须有的罪名而被克扣工资和奖金的事例层出不穷。苏联《劳动报》透露,建筑工人谢尔巴科夫在奥斯科尔科夫农场建筑队工作了二十年,现在因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农场就借故解雇。堪察加州瓦尔甘诺夫建筑安装管理局由于材料供应不足没有完成生产计划,建筑组织借此长时间扣发工人工资。
建筑工人不堪忍受苏修统治集团的压迫和剥削,近些年来生产情绪日益低落。有些工人到处“流动”。目前,苏联建筑工人流动情况比其它部门严重得多。据苏联报刊报道,在工业企业中,工人流动占百分之二十,而在建筑业中占百分之三十。建筑工人旷工、流动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主要不堪忍受建筑组织领导人的欺压。在建筑部门中,“许多工人已经不能容忍工长、工地主任和行政管理人员领导作风方面的缺点,发生冲突的情况比五——六年前更尖锐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