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今日小靳庄——记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小靳庄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27
第1版()
专栏:

今日小靳庄
——记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小靳庄的变化
小靳庄是人们熟悉的先进典型。
“今天的小靳庄又有什么新的变化?”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这个大队。车过向阳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打谷场上,脱粒机倾吐着粒粒珍珠,扬场机喷泻着金色的瀑布。大路上,满载爱国粮的红色“铁牛”欢快地奔跑。歌声在箭杆河畔荡漾,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的伟大成果。
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小靳庄党支部以阶级斗争为纲,带领群众学大寨,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人变,地变,产量变,今年粮食亩产突破了千斤关。
深 刻 的 革 命
小靳庄的反修防修政治仗打得主动,打得好。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干部、社员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孔孟之道,建立起一支以贫下中农为骨干的理论队伍,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涌现出了洋溢着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的“十件新事”,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如今,这场革命在小靳庄更加深入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了农村意识形态领域。一条条“学理论、抓路线、促大干”的大字标语鲜艳夺目;一幅幅崭新的宣传画光彩照人;一个个大批判专栏猛烈地批判着修正主义、资本主义;一块块诗歌园地纵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晚饭后,人们三五成群到政治夜校学习,认真钻研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积极开展对《水浒》的评论。他们针对前些日子社会上一股否定“十件新事”的邪风,开展革命大批判。
不是有人攻击老太太学唱革命样板戏、朗诵诗歌吗?小靳庄的老大娘们来了个针锋相对,说:“我们唱样板戏,为的是学习英雄的革命精神;我们作诗歌,为的是鼓足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儿。搞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老太太也有份!”一天中午,在赛诗会上,老贫农赵大娘抢先朗诵了自己作的一首诗:
我们大娘诗歌多,
串串歌儿出心窝,
大唱文化革命好,
抱着孙子能上学,
咱要论论天下事,
站在家门看全国,
天天学唱样板戏,
心中太阳总不落。
通过理论学习和斗争实践,小靳庄的广大干部和社员进一步研究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斗争的规律,认识到肯定还是否定意识形态领域革命的这场斗争,是关系到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问题。他们决心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
丰 硕 的 成 果
小靳庄地处九河下梢低洼易涝的黄庄大洼,土质瘠薄,一片盐碱。文化大革命前,社员吃粮靠国家,花钱靠贷款。那时,这个大队是全县有名的穷队。
一九七一年八月,小靳庄办起了政治夜校,组织干部、社员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上了《纲要》。
一九七三年,他们以政治夜校为阵地,联系本村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实际,对社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进一步端正社会主义方向,粮食亩产过了“黄河”。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小靳庄革命和生产的形势越来越好。一九七四年粮食亩产跨过了“长江”。今年,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千零三十斤,比文化大革命前平均亩产增长六倍多,相当于批林批孔运动前一九七三年的一点八倍。现在的小靳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茁壮成长,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
小靳庄的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几年来,打机井六眼,兴建小型扬水站两座,开挖渠道七十七条,全长两万三千多米,改良土壤一千一百多亩。
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小靳庄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今年,交售余粮四十万斤,超额五倍多完成国家征购任务,比去年多交售十五万斤。
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大队的公共积累只有二万四千元;现在,已增加到四十四万元。今年社员的平均收入,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二点七倍,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集体福利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小靳庄的巨变,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文化大革命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缩影。
战 斗 的 堡 垒
同是这个村,还是这些人,为啥变化这样大?群众说:“千变化,万变化,是领导班子先变化。”
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小靳庄领导班子路线不端正,队里人心散,封、资、修的货色泛滥,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一九六九年九月,小靳庄成立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党支部。支部书记王作山带领“一班人”,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深刻领会文化大革命对自己的教育,认识到,要改变小靳庄的落后面貌,必须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定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战斗堡垒。从那时候起,党支部成员首先注意加强自身的思想革命化建设,并不断向社员群众灌输社会主义的新思想。干部和群众团结一致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一九七二年,有的村出现了改头换面的“小包工”,有的干部把这种修正主义的东西当做经验在水利工地推广。小靳庄党支部敏锐地看出,这还是刘少奇的“工分挂帅”、“物质刺激”那一套。于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他们要搞‘小包工’,我们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支委们深入水利工地,发动群众批判修正主义路线,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调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结果,不仅提前完成了水利建设的任务,还支援了兄弟队。
天天讲路线,事事看路线,已经成了小靳庄大队干部的自觉行动。
一天,有个人来小靳庄出高价买苇子,党支部副书记王廷和说:“你走错了门,找错了人,我们认‘线’不认钱,干社会主义的人,决不搞资本主义!”社员们都高兴地称赞:“经过文化大革命,王廷和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提高了!”的确,小靳庄大队党支部领导成员,不论是年过半百的老干部,还是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新干部,都带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狠抓阶级斗争。
小靳庄的新干部朝气蓬勃,老干部焕发了革命青春,他们团结战斗,带领群众大干社会主义。一个隆冬的黎明,西北风凛冽逼人。村西河边,有两个人正抡镐打冻,刨泥积肥,一个从北往南,一个从南往北,镐声越来越近。原来,南边的是原大队党支部书记、现任党支部委员魏永发,北边的是新干部、党支部副书记王荣。
小靳庄的新老干部都是这样的带头人,社员咋会不拥护!他们写诗赞扬道:
咱队的干部,
贫下中农的主心骨,
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
咱们信得住。
咱队的干部,
战天斗地不含糊,
汗水浇开三尺冻,
咱们最拥护。
崭 新 的 风 貌
小靳庄的干部好,群众有新风貌。在这里,我们听到了许许多多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
七十多岁的社员魏文会,抓空儿拣掉在地里的豆粒,一粒粒地拣了一百多斤,全都送交给集体了。
女社员刘兰香,平时说话慢条斯理,干活不紧不慢,是个火上房也不着急的慢性子人。经过参加政治夜校学习,她变了。去年麦收的一天傍晚,刘兰香正在家做晚饭,忽然,天空雷鸣电闪,一场暴雨即将降临。她一瓢水泼灭灶膛的火,连孩子也没顾喊一声,抄起麦杈就往场里跑,麦垛还没苫完,衣服早被汗水湿透了。
过去,人们下雨往家跑,现在下雨往外跑。今年七月的一天深夜,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园田里积水好几寸深。雨声好象是命令。家家户户的门几乎同一时刻打开了,男女老少飞快地闯入风雨之中。
这样的事,在小靳庄举不胜举,件件都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后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崇高精神。
小靳庄的干部、社员掌握了革命理论,冲破了私有观念的束缚,一心扑在集体上,人人关心生产,更关心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新干部王杜,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今年初冬,北风刺骨,白霜铺地,王杜主动带领男女基干民兵,吃在地,住在洼,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受到群众的赞扬。
今天,在小靳庄,家庭再也不是私有观念的藏身地了。社员王树新,是个修鞋多年的老手艺人,他到生产队修鞋副业组以后,有时还想外出单干。他把这想法和老伴李树风一嘀咕,李树风就觉得不对头,当天办了家庭学习班。通过学习、讨论和回忆对比,使王树新提高了认识。在政治夜校里,他结合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谈了自己思想的转变过程:“原来我觉得有点私心不算啥,实际上是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只有不断破除私有观念,我们的脚步才能走在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路线上。”打这,他不但修鞋勤勤恳恳,热心为贫下中农服务,还经常下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高 尚 的 风 格
革命,给小靳庄带来的变化是很深刻的。当人们的思想从旧意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崭新的共产主义精神和高尚风格,就象火一样地喷放出光和热。
小靳庄紧靠箭杆河,与周围几个社队土地相连,渠道相接,旱时同引一河水,涝时同往一处排。过去,在水的问题上经常发生争端。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新鲜事,在这里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正是春旱时节,沿河各队都在忙着浇灌。在与小靳庄毗邻的一个生产队里,干部、社员正为靠近小靳庄的一块“插花地”难于浇灌而焦急。就在这个时候,小靳庄的社员毅然挖开一道道渠口,让渠水带着阶级的情谊,流向兄弟队的麦田。邻队知道这件事,激动地说:“小靳庄大队给我们送来的不是一渠水,而是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
夏季夺得了丰收,转眼又到了秋天,箭杆河两岸,大片大片的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一天夜里,暴雨下个不停,地里积水足有七、八寸深。正在排水的小靳庄社员,发现邻队地里的水排不出去,就毫不犹豫地把水引到自己的田里,然后再排出去。这些社员是谁?连干部也不知道。
这种自觉地帮助兄弟队的共产主义风格,在小靳庄蔚然成风。
今年,小靳庄夺得了大丰收。他们提出要“多交粮,交好粮。”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戴着红领巾的红小兵,都奋战在打谷场上,将上百仓的丰收玉米,一仓仓晒干,一个个精选,把头场最好的粮食交给了国家,人们都赞扬说:“小靳庄的干部、群众,事事讲路线,处处讲风格,干的是社会主义大农业,想的是共产主义大目标!”
本报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