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两年来华中军事形势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1-26
第1版()
专栏:

  两年来华中军事形势的变化
【新华社华东二十一日电】记者报导长江以北,津浦路以东,陇海路以南的华中地区形势称:华中形势已经起了根本变化。目前华中已成为全国解放战争进攻敌人的最前线之一,二年多来英勇地艰苦地坚持的敌后局面已经完全结束。自从解放军发动淮海攻势以后,华中已与山东、中原解放区连成一片,海安(如皋北)、高邮及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已全部解放。现淮阴、淮安等十九个城市及绝大部分的农村、苏北全部海岸和著名的两淮盐场都已为人民所掌握,蒋匪只能蜷缩在苏中沿江地区少数据点内,华中全面解放已为期不远。回忆华中军民两年来的艰苦斗争,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坚持敌后斗争阶段(从一九四六年十月到一九四七年八月)。人民解放军主力,在华中地区作战,从苏中七战七捷开始,连续歼敌十余万,以后胜利地转移到山东,从此华中就全面地转入敌后坚持的局面。当时蒋匪一面继续进犯山东解放区,一面集中二十余万兵力在华中地区进行全面“清剿”,到处构筑梅花桩据点与碉堡,进行封锁分割。单在苏中海(安)泰(州)线南纵百里横三百里的沿江地区,就筑有据点四百余处,公路上一里一碉堡,将我农村分割成无数个方圆不足十里的小块。然后蒋匪又依靠这些点线,以排、连为单位,配合地方土匪“还乡团”日夜出动,多路合击,分散搜索,实行频繁的持续的“兜剿”、“搜索”、“会剿”、“驻剿”,妄想扑灭我坚持原地斗争的游击队、民主政府和干部。蒋匪配合着军事行动的是惨无人性的残暴镇压,所谓“三光政策”、“血洗清剿”。据第一年统计,蒋匪在华中屠杀了四万多人民,强奸妇女达十余万,烧毁房屋抢劫财物不计其数。蒋匪想以这种法西斯的恐怖行动,逼迫人民屈服。当时有少数地区由于缺乏斗争经验或被当面敌情所吓倒而退却,情势非常紧急。因此,当时主要的问题在“不被吓倒,站稳脚跟”。各地普遍开展了“反蒋决心运动”,干部与群众都立生死同盟,咬紧牙关坚持斗争。坚持在敌后的游击队组织起狙击组与敌纠缠,开展“冷枪杀敌”运动。各级游击队采取“敌进我进”的穿心战术,绕到大股出动敌人的背后,插到敌人心脏地区去打游击,歼灭小股土匪,进攻小据点。在武装掩护下,各地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蒋自卫运动,蒋匪到那里,那里的群众就空舍清野。群众并创造了无数巧妙的斗争办法,例如:海(门)启(东)二十万群众在“替敌人造死路”、“替自己造生路”的口号下,挖掉敌人行走的大路,筑起上千条便利自己行动的小路、暗坝,与敌人斗争。泰兴十万群众趁驻防蒋匪整六十五师北调进攻叶挺(盐城)时,进行烧碉堡、破公路运动,将敌人几十里封锁线一下破坏得七零八落。民兵捕捉掉队蒋匪,妇女亦组织保身小组,还有无数反抓丁、反捐税、反烧杀、围困据点、掩护干部等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随着斗争经验的丰富,群众斗争的规模逐渐巨大,大批群众参加游击队,使地方武装不断壮大。游击部队从打小据点发展到打大据点,从打土匪发展到歼灭敌主力,一度退守的海(安)泰(州)线南大部地区及江淮地区都先后大块恢复。苏北、苏中野战兵团成立后,更展开了强大的攻势,陆续进行了李堡、大中集、高良涧等重要战役,总计第一个时期歼敌五万余人。蒋匪忙于奔波增援,逐渐陷入被动,气焰一天天低落。蒋匪四十九军军长王铁汉也承认人民解放军“以灵活之情报,机敏之行动,全神对我,我虽有精良之武装无异废铁,虽有优势兵力,亦无异乌合”。我英勇的华中军皿终于坚持了长江北岸阵地,屹立不动。
第二个时期是一面坚持斗争一面举行反攻的阶段(从一九四七年八月起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当解放军进军中原时,华中解放军打下叶挺城,歼灭郝逆鹏举残部一个师,从此华中就成为全国战场反攻的一个侧翼。这时敌人无力进行全力“清剿”。但因华中与京沪仅一江之隔,地位重要,因此敌人一面采取了“重点驻剿”与“机动清剿”相结合的办法,在沿江部分地区及重要据点周围进行“驻剿”,并轮番“扫荡”我中心区,一面又增调兵力组织了二次“追剿”,企图与我华中主力决战。一九四八年四月起又实行所谓“军政经合一”的“总体战”,更疯狂的抓丁、烧杀、抢劫,企图制造我之困难,解决其兵力物力之困难。而我华中解放军则展开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当敌人以五个团一万三千人进行第一次“追剿”时,解放军在叶挺南一个伏击就歼灭其七千余。接着又配合各级地方武装进行了全面的春季攻势,三个月内打下近百个据点,歼敌二万三千余人,打乱了敌人整个防御体系。四月里蒋匪高喊“苏北危急”,慌忙从其他地区调来三个军增援,顾匪祝同并亲自指挥四个军兵力,组织南北两个“追剿”兵团,南北合击,想歼灭我苏北解放军于海边。但我解放军又在叶挺南卞仓一带歼敌三千余后胜利地转移。当解放军于津浦线开展攻势时,蒋匪又将刚调来之三个军仓皇调走一度被侵占的阜宁、叶挺、沭阳三城又被解放军解放;接着解放军又展开攻势,收复泗阳、宿迁等县城。这一时期我各级地方武装又纷纷出击,战斗力一天天提高,经常攻克有数百个或数千个敌人据守的据点。沿江地区则仍然坚持艰苦之反“驻剿”、反“扫荡”斗争,如著名之南通三余产棉区军民,接连坚持了八十四天的反抢棉斗争,终于取得胜利。同时在“扩大阵地”的号召下,各地游击队都挺向边缘地区,把敌人压缩得不敢离据点数里。在“迎接大反攻,参加主力军”的口号下,大批人民参加解放军。到一九四八年六月为止,华中地区已有二十万人民入伍。从此敌我双方的力量发生重大变化。这对我坚持斗争,配合反攻,充实与扩大主力军都有重大意义。在这一时期共歼敌军十三万余人。
第三个时期是在华中地区举行反攻并配合野战军向敌进攻的阶段(从去年十一月至今)。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后,华中敌后的坚持局面就完全结束。这时各地敌人惊慌万状,忙于逃窜。华中军民的任务是全力支援前线,配合主力追歼逃敌。数十万民兵开赴前线,为淮海战役服务。各级地方武装配合着出击敌人。当解放军向陇海东段进击时,江淮地区群众展开大破击,切断了徐州以东及以南的铁路交通。淮海地方武装追击由新海地区向海上逃跑之伪匪盐警大队三千余人,歼灭其二千五百余人。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影响,淮阴、淮安、宝应、兴化、盱眙、天长等地敌人相继逃窜,我各级地方武装到处追击逃敌,在淮阴、兴化外围各歼敌数百名。到目前为止,我各级地方武装已歼敌达七千余名。现华中军民正严密监视敌人,追歼逃敌,并将全力支援解放军主力渡江作战,将革命进行到底,为解放全华中、全中国而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