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把国家计划指导和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统一起来 因地制宜落实棉田面积 新洲县发动群众讨论棉花种植计划,落实政策调动棉农积极性,备耕工作全面开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14
第1版()
专栏:

把国家计划指导和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统一起来
因地制宜落实棉田面积
新洲县发动群众讨论棉花种植计划,落实政策调动棉农积极性,备耕工作全面开展
本报讯 盛产棉花的湖北省新洲县,去年战胜了罕见的干旱,夺得棉花丰收,粮食和其它多种经济作物都获增产。今年,如何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争取棉花生产更上一层楼?县委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棉花生产的经验教训,落实政策措施,因地制宜落实了国家三十万亩棉花种植计划。
开始,有的同志认为,棉花生产花工多,成本高,棉花生产政策往往又落实不好,担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会影响国家分配的棉花种植计划的落实。县委认为,国家计划和尊重社队自主权应该是统一的,我们要认真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采取正确的经济措施,把棉花生产搞好。新洲县是个老棉区,干部和群众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二十多年来,棉花面积一直稳定在三十万亩,产量比较高。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也确实有少数地方搞强迫命令,硬要把不宜种棉的地方种棉花,结果花了力气,得不到经济效果。他们从多年的实践中看到:国家下达的棉花种植计划是符合新洲实际情况的,至于少数地方棉花生产上出现不切实际的种植状况,是完全能够解决的。
春节以后,新洲县自下而上,放手发动群众,反复协商,按照国家计划要求和本地自然条件,民主制定出今年农业生产规划,落实了棉花种植计划。那些不宜种植棉花的荒山石子地安排种黄豆、杂粮,亮沙地安排种花生;一些经过改良土壤后的耕地和丘陵岗上水利条件稍差的塝田改种棉花。这个县的双柳公社,经过摸底调查,群众讨论,认为过去的三万一千亩棉地中,有一千八百多亩沙地不宜种棉花,今年安排种植花生、黄豆、芝麻等作物。为了不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把一向种杂粮的一千五百多亩耕地加以改良,增施农家肥料,全部改种棉花,并将原来安排轮作换茬的三百多亩地也种上棉花。经过落实,全县三十六万亩旱地,除苗圃和其它多种经济作物占地外,国家分配的三十万亩棉花种植计划,落实到了大队、生产队和田块,做到国家计划、公社规划、生产队种植三对口。
为了把棉花生产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县委强调落实政策,调动棉农积极性。全县普遍实行“五定一奖”(定种植面积、定产量、定交售任务、定自产粮、定口粮标准,多卖棉花奖售粮食或化肥),规定棉区口粮标准不低于周围粮区社队。从县到队层层建立了负责棉花生产的领导班子,加强生产责任制,实行定额管理,搞好劳动计酬,使棉农从物质利益上关心棉花生产成果。在增产措施上,他们根据棉田地力有所减退的情况,组织劳力积肥造肥,管好绿肥,增加有机质,准备营养钵用料,已给三十万亩棉田普遍下了一层底肥。各级党委还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推广国内外科学植棉的先进技术,精选棉种,革新、研制棉田机具,着力解决棉田中耕问题。现在,棉田备耕已在全县蓬勃展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