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老实疙瘩”要吃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4-21
第6版()
专栏:

“老实疙瘩”要吃香
王若珠
前些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死鬼活贼发财,‘老实疙瘩’吃不开。”反映了林彪、“四人帮”一伙给人民群众思想上的毒害。“四人帮”被粉碎两年多了,情况大变,但在有的地方、有的单位,那些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老实疙瘩”仍然不吃香,提资晋级靠边站,评奖救济排后边。一句话,老实人还是吃亏。
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要靠实干,不凭空谈。而“老实疙瘩”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一股勤奋努力,虚怀若谷,老老实实的好作风。他们话不多说,活儿多干,人前人后一个样,不拈轻怕重,不偷尖耍滑,任劳任怨,埋头苦干。许多事实说明,这些“老实疙瘩”是“金疙瘩”、“银疙瘩”,是实现四化的“宝疙瘩”。
但是,这些“宝疙瘩”在一些单位、一些地方,却受到了冷遇,甚至被弃置不问。不难看出,这些单位的领导,身子坐上了“转移”的车,思想却还没从林彪、“四人帮”的影响中解脱出来。他们眼里只有那种善于吹吹拍拍“抬头看路”的人,却看不到那些默不作声、埋头拉车的同志。他们身在宝山不识宝。在他们那里,还是那些爱说大话或不做实事的人吃香。这些同志对“四化”很不关心,不去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好事不表扬,坏事不批评,遇到困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他们甚至觉得“老实疙瘩”做了工作不开口,工资待遇不伸手,任劳任怨,对他们表扬不表扬没关系,反正他们不会闹,等等。
这种好坏不分,良莠不辨的作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老实疙瘩”自己不开口、不伸手是对的,但作为领导却不能“顺水推舟”,装聋作哑。那样不仅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打击了正气,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谁还来学这样“吃亏”的老实人呢?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人少了,把生产建设搞好是根本不可能的,谈实现四个现代化也是一句空话。干革命,贵在一个干字,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要树立以做“老实疙瘩”为荣的社会风尚,让老老实实干社会主义的人吃香,使吹牛拍马、混日子的人没有市场,形成大干社会主义光荣的浓厚空气。这样,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目标不能达到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