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巴尔干上空的阴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4-25
第6版()
专栏:时事综述

巴尔干上空的阴影
冬柏
将近一百年来,巴尔干半岛连绵不绝的冲突给人留下痛苦的记忆。人们常常把巴尔干说成是“火药桶”或是“欧洲的导火线”。今天,由于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扩张和威胁,巴尔干半岛的上空又浓聚着动荡不宁的阴云。
最近,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进行军事演习之后,第三阶段决定在保加利亚进行军事演习。西方通讯社认为,“这一系列演习的重点无疑是针对巴尔干地区的”。
更引起世界舆论注目的是,苏联建成了苏联—保加利亚间的重要海上通道——黑海铁路轮渡线,并开始通航。不少外国报刊指出,这一工程的完成不仅具有重要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军事意义。这是苏联加强控制巴尔干地区和对外扩张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步骤。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这条渡运线指出:“如果出现导致战争危险,或者甚至危及华沙条约组织在保加利亚的训练任务的任何国际危机,这条渡运线显然将为苏联迅速地和直接地把军事装备运到欧洲最敏感的地区之一提供方便”。
巴尔干是欧洲的战略要地。控制这一地区,对苏联争夺整个欧洲,特别是控制欧洲的南翼具有重大的意义。苏联长期以来就想建立一条通往保加利亚的通道以运送部队和装备,加强它对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但是苏联的种种努力一直遭到了巴尔干国家的抵制和反对。一九六八年苏联大规模侵捷的“紧要关头”,由于缺乏陆上通道和海上运输能力,结果使苏联调动保加利亚的军队遇到了困难。苏联同保加利亚没有直接的陆上边界。而建立通道又由于有关国家的坚决抵制而难予实现。尽管苏联近年来一再加强在巴尔干的军事部署,诸如以华约总司令部的名义向保加利亚派“军事代表”,在保加利亚建立华约南欧方面军指挥所,以及组织有保加利亚部队参加的一系列“一体化部队”。但是,所有这些措施都满足不了苏联对巴尔干扩张的野心。于是建立一条直接连接苏保的海上通道,就成为苏联战略中的重要的一步了。
早在一九七六年六月,苏联就着手兴建从苏联的敖德萨附近的伊利切夫斯克港到保加利亚瓦尔纳港的大型海上轮渡。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终于在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四日竣工,交付使用。这是一条把苏保两国直接连系在一起的“海上桥梁”。据苏联和保加利亚报刊报道,这条海上渡运线,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现代化”的海上渡运线。它穿越黑海,全长二百三十多海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四条渡船,最大航速可达每小时二十海里以上。每条渡船都有一层甲板两层船舱,可容纳一百零八节满载的火车车厢。这条轮渡线现在每年的运输能力为四百五十万吨,使苏保两国黑海的海运能力加快了六倍,将来还要增加到一年八百万吨。据外电说,每艘船每次可装运一百五十辆T—62坦克和其它战略物资和军事部队,只需十二小时就可运入保加利亚。美国报纸指出,通过这条轮渡线,“莫斯科使巴尔干半岛成为苏联易于进行大规模运输的地方,从而加强了它在东南欧的战略地位”。
保加利亚地处巴尔干的心脏地区。它西面、北面同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接壤,南邻土耳其和希腊。外国舆论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苏联在这一地区进行新的军事部署,显然是企图加强对巴尔干地区的威胁和控制,同时增进对抗北约南翼的力量。事实上,苏联在建造和建成苏保黑海轮渡线的同时,就已频繁地进行各种军事活动。一九七八年十一月,轮渡刚通航,苏联就召开了华约莫斯科会议,提出要增加军费和加强对华约部队的统一指挥。今年一月十三日,勃列日涅夫突然到保加利亚进行“友好访问”。这是这个苏联首脑一九七三年以来首次访保。据透露,勃列日涅夫的秘密访问,与讨论苏在保加利亚加强军事力量和部署一事有关。此后不久,莫斯科又多次在幕后竭力煽起巴尔干国家之间的不和。紧接着又传出,苏联在保加利亚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消息。外国通讯社就这一系列事件提出一个疑问:苏联要在巴尔干如何动作?
苏联步步紧逼的扩张主义威胁阴影,引起了巴尔干地区国家的关切和不安。一些国家提高警惕,正在加强自己的防御力量。有些巴尔干国家也在进一步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来干涉。“巴尔干国家应该为它们自己的福利和独立发展进行合作,不应当再充当为别的一些大国效劳的工具”,正在成为巴尔干国家的共同的呼声。(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