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莫斯科可信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4-15
第6版()
专栏:札记

莫斯科可信乎?
世 芳
苏美第二阶段核会谈打前年三月开始,在莫斯科、华盛顿和日内瓦轮番进行,迄今整整两年有余。据说,早在一九七六年,拟议中的第二阶段核协议有“百分之九十五已经完成了”。剩下的百分之五足足花了两年的时光也未能最后“突破”。美国报纸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因为“苏联人总是要求美国再作一些让步”,而华盛顿被逼得“再也没有什么好让步的了;另外俄国人却没有表示他们愿意作许多让步”。
进入今年三月份以来,苏美核会谈似乎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华盛顿邮报》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说,由于莫斯科“提出了对少数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新建议,大大缩小了苏美立场的分歧”,因而会谈“正在令人满意地进行着”。看来,莫斯科似乎有所妥协了。但事不凑巧,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五角大楼却大煞风景,公布了一条引起轰动的重要新闻:“根据电子仪器对最近苏联导弹试验的侦察,苏联导弹可能载有十四个弹头”,“这比目前所建议的美苏武器条约允许的数目多四个”,“这样可能使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签订日期推迟”。这真是节外生枝,“好事多磨”,使华盛顿某些人士为此大伤脑筋。《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这种心情说,“这一情报使美国出席武器会谈的谈判代表大为震惊”,“这个事实可能会使批评控制武器的人怀疑苏联是不是想遵守限制弹头的条款”。据透露,葛罗米柯去年底同万斯在日内瓦会谈时,莫斯科已同意把导弹的弹头限制为十个。当时这被认为是苏联的一个让步。谁知话音刚落,莫斯科就“使用能够隐蔽导弹的电子防护信号”,偷偷地进行了这次新试验,满以为这种欺诈手法能瞒住对方,殊不知还是被五角大楼侦察出来,公布于世。
对于美国方面揭露的这个事实,莫斯科自知理亏,未敢反驳。它采用“王顾左右而言它”的手法,一个劲地鼓吹今天没有比签订苏美核协议更重要的任务了,“这将是制止军备竞赛并过渡到实际裁军的一个重要现实措施”,等等。同时,它又指名道姓,肆意攻击一些美国政界人士。他们的罪过无非是触怒了莫斯科,多次揭露它的欺骗行动。莫斯科此类又拉又打的伎俩,其用意一清二楚,毋需多言。
莫斯科鼓吹苏美核协议的重要性,并不令人奇怪。因为,这种协议对苏联是大有好处的。人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一九七二年苏美达成第一个核协议时,双方核力量的状况是:美国在精确性和多弹头方面领先;苏联在数量和投掷重量方面领先,大体上是一种“核均势”的局面,不过美国还略占优势。此后的几年,华盛顿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克制”,对方也会报之以“克制”,因此没有发展新型的战略武器。谁知道莫斯科却不客气,在几年之内发展了四种新型导弹,并且在精确性和多弹头方面也赶了上来。事态的发展教育了一些当时参与核会谈的美国有关人士。美国前国防部长莱尔德就曾愤慨地指责莫斯科一再违反第一个核协议,暗中发展新核武器,对美国的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
那么,拟议中的核协议到底如何呢?美国前核会谈代表尼采提出了告诫。他说,拟议中的核协议禁止美国研制为了避免核劣势而需要拥有的新导弹。这样,到一九八五年苏联人将压倒美国现有的民兵式导弹而拥有核优势。参议员加恩也明确指出:“这项拟议中的条约是既不公平而又无法实施的,它将危险地打破核均势而使之有利于苏联人”,这将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很大的危险”。
克里姆林宫信誓旦旦地宣扬核协议能“结束放肆的军备竞赛”,但是,在美国相信这种宣传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一位刚刚访问过苏联的美国参议员谈到他对莫斯科的印象时说:“在我离开苏联的时候……对苏联人会利用军事优势这一点坚信不疑”,“我的基本看法是不能相信他们的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