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弄懂经济规律 正确理解党的现行经济政策 福州部队某军组织宣传理论干部,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澄清了对现行政策的模糊认识,提高了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9
第1版()
专栏:

弄懂经济规律 正确理解党的现行经济政策
福州部队某军组织宣传理论干部,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澄清了对现行政策的模糊认识,提高了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编者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有的同志,对党的一些政策不理解,产生一些模糊认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林彪、“四人帮”长期歪曲和篡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许多基本理论搞乱了,是非弄颠倒了。福州部队某军的同志,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时研究新情况,因而对党的现行经济政策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说明,要进一步贯彻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刻理解和坚决执行党的现行经济政策,必须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这一点对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和做理论宣传工作的干部尤为重要,自己首先从理论上弄清楚,才能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本报讯 据《解放军报》报道:福州部队某军最近组织军、师、团宣传理论干部,针对部队有的同志对党的现行政策的一些模糊认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加深了对党的现行经济政策的理解。
这个军在学习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干部战士热烈拥护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思想十分活跃。但也有少数同志对党的现行经济政策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些领导同志和做宣传工作的同志自己也弄不清楚,感到回答不了这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军领导机关决定把军、师、团三级宣传理论干部集中起来,先学一步。他们围绕着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方面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等问题,认真学习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著作,深入工厂调查,了解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的情况,请驻地附近一个大学政治经济系的八位老师作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专题理论讲座,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一些同志对现行政策的模糊认识。他们着重弄清楚三个问题:
一、是党的经济政策“过了头”,还是一些同志思想上有“禁锢圈”?我们国家有些经济政策,前几年被林彪、“四人帮”搅乱了,现在拨乱反正,重新提出来,有的同志就打问号:是不是“复旧”了?是不是“倒退”了?这次大家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来衡量是非,问题也就得到比较清楚的回答。比如,开放集市贸易,是不是搞“资本主义”?大家立足于现阶段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特点,从三个方面肯定了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补充:(1)当前我国农村还保留着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国家商业一方面不能满足农民多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不可能把他们自给有余的农副产品全部收购上来,集市贸易就成了农民之间互通有无的场所;同时人民公社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一切产品和生产资料都是属于不同集体单位所有,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农作物的布局和生产情况不同,因而,一些未纳入国家计划的零星、次要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以及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后政策允许上市的某些产品,也需要通过集市贸易互相调剂,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员从集体所分到的生活资料在数量和品种上有所不同,有的自用有余,有的所需不足,要求互通有无,调剂余缺。(3)目前还有一些不易搬运、储藏、管理的农副产品,国营商业一时无法经营或经营量少,社员群众需要通过集市贸易的渠道出售。为了弄清集市贸易的性质,大家还进一步从商品流通领域,把我国农村现阶段的集市贸易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作了对比。他们认为,在国家统一领导和管理下的集市贸易,一般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的形式,卖自己多余的产品,主要是为了买回自己需要的商品,而且数量、价格等又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一般地说,社员出售产品所得的货币不会成为资本。相反,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是从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的形式,是资本家谋取高额利润,积累资本的手段。这两种商品交换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林彪、“四人帮”搞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取消集市贸易,完全是极左的一套。现在社员家庭副业发展起来,农民有一点“小自由”,农村经济生活相当活跃,这正是揭批林彪、“四人帮”,拨乱反正的一个新气象。当然,由于农民还带有小商品生产者的某些特点,集市贸易实行的是自由买卖,在市场供需之间,价值与价格之间容易出现不平衡或不一致,使价值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对生产和交换起调节的作用,这就有着诱发资本主义倾向的消极作用。许多同志说,这是一个加强管理的问题,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
二、是党的经济政策“偏了向”,还是一些同志不懂社会主义经济之道?有的同志一听说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围绕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可以搞竞赛,就觉得奇怪了:“这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有什么区别?”担心这样搞下去会走偏方向。学习讨论中,大家钻研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原理,学习列宁关于“按社会主义原则组织竞赛应该是我们的一项最重要而又最有成效的改造社会的任务”(《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一八九页)等论述,并运用这些理论具体分析党的这一政策的性质、目的和结果,解除了思想疑虑。他们首先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律的角度作了分析,懂得了只要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只要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还起作用,开展竞赛就有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首创精神,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的同志联系调查中,看到一些企业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指导下,产品质量低劣的状况,更加感到提倡开展竞赛的必要性。他们说,目前有些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那种“死水一潭”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竞赛对手。大家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企业的竞赛和资本主义竞争的本质区别:一是目的不同。资本主义的竞争是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而得到高额利润;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存在剥削,竞赛是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二是方式不同。资本主义的竞争表现为无政府状态,大鱼吃小鱼,互相吞并,互相倾轧;社会主义的竞赛处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表现为同志式的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三是结果不同。资本主义竞争的结果导致垄断,一部分企业在竞争中吞并或控制另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企业则在竞争中失败而破产,资本家破产之后把灾难转嫁到工人身上,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和贫困;社会主义通过竞赛,能够发现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那些不能完成国家计划、产品质量不高、经常亏损的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通过这样分析对比,大家的思想开朗了。有的同志说:不懂经济规律,凭自己的印象,想当然地看政策,越看越糊涂。弄懂了经济规律,就觉得党的政策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越学越感到正确。
三、是经济政策本身的问题,还是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有的同志听到个别单位因滥发奖金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就对一些现行政策想不通,产生埋怨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大家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理,深刻理解为什么必须实行奖金制度。讨论中大家认为,奖金制度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要补充形式。他们还通过解剖典型,进一步了解了实行奖金制度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作用。驻地一个橡胶厂,去年以来,从超产利润中提取相当工人工资百分之十的资金作为奖金,调动了全厂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去年总产值相当于建厂时的一百七十六倍,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又如,驻地有个轴承厂,产品质量这些年来一直下降,维修率由过去的一增加到三,现在实行了质量奖,产品质量合格率一举增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达到国家一类厂的标准。经过这样的分析,大家看到了奖金制度所特有的灵活性,它能把劳动能力、劳动效果和劳动报酬三者更加一致起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讨论中大家还说,对于有些单位把奖金变为平均主义的附加工资,或滥发奖金所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这不能归罪于奖金制度本身,而是属于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有待在实践中纠正。我们决不能把一些单位执行政策产生的偏差,同政策本身混同起来。
这个军的三级宣传理论干部经过一个月的学习,逐步弄清了党的现行经济政策中的一些是非问题,提高了执行政策的自觉性。他们把学习成果整理出来,对部队进行党的经济政策教育,使干部战士的思想跟上工作着重点转移的形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