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苏美战略导弹发展时期的划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4
第6版()
专栏:

苏美战略导弹发展时期的划分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导弹都是在德国V—2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一九五七年以前,这个时期研制的导弹性能较差:导弹使用低温液体推进剂,只能在发射前临时加注,发射准备时间长;导弹在地面贮存、地面发射,防护能力较差;导弹命中精度*不高,一般为三公里左右。第二个时期从一九五七年开始至六十年代中期(苏联到六十年代末)。这个时期研制的导弹采用可储的液体推进剂或固体推进剂,发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导弹改用地下井(或潜艇)贮存和发射,提高了生存能力;导弹命中精度也有较大提高。第三个时期是从六十年代中期(苏联从七十年代)算起。这个时期导弹主要特点是采用分导式多弹头,命中精度有较大提高,已达四、五百米,因而提高了导弹袭击目标的能力;导弹地下井也进一步加固,提高了抗压能力。
苏、美战略导弹大致按照这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及各种导弹的技术特点进行分代的。苏联战略导弹如何分代,国外说法不一,但基本上分为四代导弹:第一代导弹一般指采用低温液体推进剂的SS—6;第二代指采用可储液体推进剂的SS—7,SS—8,SS—9和SS—11导弹;第三代是采用固体推进剂的SS—13;第四代导弹是指装备分导式多弹头的导弹如SS—16,SS—17,SS—18和SS—19(其中除SS—16采用固体推进剂外,其余都采用可储液体推进剂)。苏联现正在加紧研制第五代导弹,估计不久可开始进行试射。美国现有三代导弹:第一代是采用液体推进剂的导弹如现仍服役的大力神导弹;第二代导弹采用固体推进剂,如民兵Ⅱ型导弹;第三代导弹系装备分导式多弹头的导弹,如民兵Ⅲ型和潜艇发射的海神导弹。美国目前正在加紧研制第四代机动式的MX导弹。(林松)
*注:命中精度术语称为“圆概率误差”,系指发射一百枚导弹打击某一目标时,有五十枚可以落到距离此目标一定距离的圆周内,此圆周的半径即圆概率误差,国外通常以海里为计算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