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我们需要《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16
第6版()
专栏:文化生活

我们需要《读书》
顾家熙
我国有出版关于读书杂志之类期刊的传统。远在三十年代中期,许多读者就是在李公朴主编的《读书生活》的教育下成长的。那个综合性杂志上面有好多专栏,如:艾思奇的“哲学讲话”,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单行本《大众哲学》,还有柳湜的《街头讲话》等。科学小品作家高士其就是首先在《读书生活》上写起科学小品来的。多少学生、青年、职员、工人在《读书生活》影响之下走向革命;同时它也培养了一大批通俗读物的作者队伍。抗战时期,生活书店在重庆出版了《读书月报》,解放战争时期,生活书店在上海出版了《读书与出版》,解放后也出版过《读书月报》。这些杂志都在文化教育界起过不小的作用。
在文化专制的岁月里,读书无用,藏书有罪,当然更谈不上出版有关读书的杂志。然而,读书毕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活。很久以来,人们就渴望能有一种关于读书的刊物出版。现在,《读书》杂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刊物是通过读书,让书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做出贡献的一个刊物。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继承并发扬了三十年代我国进步出版事业的优良传统。
我们很需要《读书》这么一个杂志,因为它是围绕着书而进行报道和讨论的一个刊物,不仅是书评的刊物,也是帮助读者自学的刊物。它的内容包罗古今中外关于书的许多方面,着重点在于帮助读者如何读书,如何选购书;向出版者提供读者的要求和希望,有助于出版者对选题的取舍,装帧编排的改进;向印刷者提供提高印刷装订质量的参考。
读了《读书》第一期,就象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打破了那种闭关锁国的沉闷空气,增长见闻,大开眼界。
“以快先睹”,这是《读书》的一大特色。我国这些年书籍印制慢得出奇。对老年著者来说,书还未出身先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出版的一巨册《西行漫记》,从翻译到出书,前后只不过一个月时间。当年那种抢时间争速度的热情和干劲,现在几乎被认为是神话。《读书》里的书摘和选录,介绍将出版书籍的个别章节,为我们部分地解决了出书慢这个问题。
斯诺的《彭德怀》,是从《西行漫记》的董乐山的译本中选录的。这本书我是在孤岛上海时读的。这书引导我成长,它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多少人从读这本书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我一直珍藏这本书。现在重读选录,我更加深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和崇拜。而胡愈之同志谈《西行漫记》一九三八年中译本翻译出版的情况,使我们了解到这本书出版的全过程,对我们今天的出版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深信《读书》将会成为著者、译者、编者和出版工作者自己的刊物。希望它越办越好,既便于读书人吟味使用,也有助于写书人开拓思路,有助于出版工作者改进工作。故乐为介绍。
张志新烈士遗言及照片由辽宁《共产党员》杂志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