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多有一些人来作“虞大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17
第6版()
专栏:

多有一些人来作“虞大夫”
张根华 程锡荣
最近看了京剧《将相和》,有些新的感触,想对在廉颇、蔺相如之间充当调人的虞大夫说几句话。
蔺相如原来职位低微,当他两屈秦王后,以功大拜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因而居功不服,二次三番拦路欲辱相如,形势剑拔弩张。在这种情况下,虞大夫往返奔走,晓明大义,陈说利害,终于使廉颇自惭形秽,肉袒负荆请罪于蔺氏之门,两人遂成刎颈之交,使当时处在强秦威慑之下的赵国,得到了相对的安定。由此可见,在将相和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虞大夫在廉颇、蔺相如两人之间穿针引线做工作,蔺相如那种高尚的情操就很难为廉颇所体察和感动。这样,势必是蔺相如益让,廉颇益骄,冲突的危险就益大,而这正是虎视眈眈的秦国所希望的。将相和好,赵国没有因此受其害,是着实不能忘记虞大夫的功劳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搞好自己队伍内部的团结,“蔺相如”、“廉颇”不可无,“虞大夫”也不可少。
粉碎“四人帮”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而造成的党、国家、人民的团结遭受的创伤,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治愈,但仍有许多不和的种子埋在人们的心头,加强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仍然是我们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有许多象虞大夫那样的人物,做细致的穿凿工作,把关闭着的团结的大门去一扇扇打开。实践证明:有些人相互间原来成见很深,一经做工作,误会就很快消除了,疙瘩也一下子解开了,甚至结了多年的怨恨,一旦沟通之后,也能烟消云散。在人民内部,无论矛盾多么纷乱复杂,产生不团结的因素又是多么众多,但团结总是能搞好的,因为团结起来向前进,是绝大多数人的愿望,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今天,这个愿望更为强烈了。但可惜的是,现在“虞大夫”不是太多。一些同志,特别是有些领导同志,只要求人家做“蔺相如”、“廉颇”,自己却不愿意做“虞大夫”。有的对同志间存在的矛盾和隔阂,平时不闻不问,等到事情闹大闹僵了,就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简单的组织措施一调了之,以为这样就可太平无事了。有的甚至怕因此祸及其身,搞坏了人事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一些单位的领导之间,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只有工作上的联系,没有思想上的交流,缺乏真正的共同语言,因而势必是老矛盾得不到解决,新问题却在不断产生。这样,我们怎么能做到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去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呢?今天所以又来赞扬虞大夫,其道理也在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