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阅读
  • 0回复

按经济规律办事 改善经营管理 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力争扭亏增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10-15
第1版()
专栏:

按经济规律办事 改善经营管理
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力争扭亏增盈
本报讯 记者肖刚报道:黑龙江垦区各国营农场决心在国民经济调整的第一年实现扭亏增盈。他们改变过去不讲经济效果,不讲职工物质利益和吃“大锅饭”的管理办法,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奋战大半年,使整个垦区经济形势显著好转,农、牧、副业等产值普遍较去年提高,许多指标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黑龙江垦区经历了连续第三个严重干旱年头,降雨量只相当于正常年景的一半左右,比去年还少一百多毫米。但今年的主要作物小麦平均单产接近于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则突破了三十亿斤大关,比历史最高水平增产百分之二十三。今年畜牧业也有发展。肥猪上半年已上交十九万五千头,完成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八十多。牛、羊、鹿等存栏数都比去年同期增加。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特别是制糖、造纸、酒类、乳品等也都好于去年。
这个大好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三中全会以来,垦区广大干部和职工思想大大解放,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结果。
今年开春,他们坚决按照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安排耕作,调整作物布局。如北安和九三两个管理局所属的各国营农场,无霜期短。今年他们坚决压缩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小麦、大豆播种面积。为了抗御自然灾害,今年各农场还精心按地块墒情和保墒能力定作物,并调整了作物品种。加上开挖机井,扩大浇地面积,保证了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受灾程度反而低于去年。
今年,各农场普遍实行了财务包干制、超产超利润和节约有奖等办法,把企业经营得好坏与职工的物质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大大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普遍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大好局面,即算账的人多了,要物的人少了;当家理财的人多了,要钱的人少了;各级领导考虑大事的时间多了,忙于事务的人少了。如长水河农场总场召开麦播现场会,两位汽车驾驶员把开会人员送到开会地点,就利用等会的三小时拉了一趟沙子。
农工副各业并举,广开生产门路,一手抓粮,一手抓钱,也是今年扭亏增盈的一个原因。以友谊农场为例,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总收入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特别是造纸,上半年机制纸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倍多,完成全年计划的百分之七十多,盈利二十七万元,创建厂以来最高水平。在农业上,今年他们搞定员、定编和推广“专业分工,专业核算,超额有奖”的办法,既科学地组织劳力,提高工效,又挖掘出大量潜力,使每个农业工人负担耕地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
多年来,各场非生产人员越来越多,摊子越铺越大。今年他们采取“合、并、撤、减”等办法,压缩了非生产人员,充实到第一线,既减少了层次,打掉了官气,又提高了效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