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组织待业青年兴办商业服务业合作社 乌鲁木齐市饮食服务网点增加近一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3-23
第1版()
专栏:

组织待业青年兴办商业服务业合作社
乌鲁木齐市饮食服务网点增加近一倍
新华社乌鲁木齐三月二十二日电 乌鲁木齐市组织待业青年兴办许多商业服务业合作社,基本上解决了这个城市商业服务业网点严重不足的问题。现在来这里出差的人再不必为吃饭睡觉发愁了。
当旅客乘火车来到乌鲁木齐,一下车就有“车站知青服务社”的青年前来为旅客搬运行李、包装物品,主动提供各项服务。在车站附近的长江路,待业青年开设有“青馨酒馆”、“青馥甜食店”、“青郁馄饨馆”、“青峰食品店”、“青鑫百货店”,旅客吃饭、买日用品都很方便,群众说:“五青”香飘长江路。象这样的店铺,分布在全市许多地方。
“拾遗补缺,见缝插针”,是待业青年兴办商业服务业的一个特点。社会缺什么服务项目,他们就办什么服务项目,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服务。现在他们开办的合作企业有七百多个,经营百货、食品、饮食、果杂、旅店、服装、工艺美术、器具修理、铁木加工、货物包装搬运、土木建筑维修等,服务项目达一百多种。
文化革命的十年间,乌鲁木齐的城市人口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商业网点却减少四分之一还多。投宿困难、吃饭拥挤、买油盐酱醋也不方便的现象日益严重。一九七八年底,自治区财贸部门曾搞过规划,准备给这个城市新建和改建二百三十二个商业服务点,需要投资二千多万元,而且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去年九月以后,市里有关部门发动待业青年大办商业服务业,得到各单位和街道居委会的支持,结果自力更生,自筹资金,因陋就简,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就有两万多名待业青年从事商业服务业工作,仅城市饮食服务点就增加近一倍。这样,不仅补充了商业服务业网点的不足,还新开辟了一些过去没有设置的服务项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