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阅读
  • 0回复

首都理论界举行座谈会 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强调要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推动四化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4-20
第1版()
专栏:

首都理论界举行座谈会
纪念列宁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强调要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推动四化建设
新华社北京四月十九日电 中国马恩列斯著作研究会和北京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四月十五日举行了纪念列宁一百一十周年诞辰座谈会。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是列宁一百一十周年诞辰。出席座谈会的理论界人士认为,今天,我们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我们对列宁诞辰最好的纪念,就是要着重研究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推动我们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胜利前进。
座谈会上,大家联系建国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重温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认为列宁的许多论述,至今仍然保持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就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清醒地估计到,要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只要形势允许,他总是把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提到布尔什维克党的面前。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没有这个条件,劳动摆脱资本压迫的整个事业的成功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的胜利就无从谈起。”
座谈会的发言者认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张,是一条普遍的真理。本来我们党八大的路线是符合列宁这个思想的,但是以后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偏离了这个思想。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从痛苦的经验中清醒了。我们党现在有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有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明确地转移到为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条件的四个现代化上来了。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条正确的路线。
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这本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可是,却受到了林彪、“四人帮”一伙的攻击。座谈会上一些发言者说,林彪、“四人帮”一伙妄图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列宁批判过什么“唯生产力论”,似乎列宁的《论我国革命》是一篇专批“唯生产力论”的著作。这是对列宁的无耻诽谤。事实上,列宁的这篇著作同他们推行的极左路线恰恰是根本对立的。列宁在这篇著作中和他在其它著作中一样,始终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认为,“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论点。列宁在这篇文章中批判的,是苏汉诺夫之流对十月革命的错误评价,即那种不顾具体历史情况,认为一定先要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然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固定顺序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列宁在这篇著作中严格区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工农群众能够夺取政权,这是一个问题;至于夺取政权以后,在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上能够完全实现社会主义,这是另一个问题。
座谈会的一些发言者说,列宁一再告诉我们: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否则只能使生产力遭受破坏。三十年来,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们一定要明确认识到,对生产关系的评价,只有在它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中才有意义,离开了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就是毫无意义的。
今天,在向四化进军的历程中,我们党提出了必须坚持的四项原则。座谈会上一些发言者认为,就当前的具体情况来说,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加紧实现四化的经济建设;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国家要领导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生产力这一原理;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坚持党要特别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
这次座谈会由范若愚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首都理论界、新闻界人士共五十多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