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挥政策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05-14
第1版()
专栏:社论

充分发挥政策潜力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在两个农业文件指引下,我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众多经济基础较好的社队,生产发展速度加快;不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社队,一年就翻了身。农民高兴地说:“政策暖人心,遍地是黄金”,“政策比老天爷都厉害!”
在这个期间,各地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做了五件大事:第一是尊重社队的自主权;第二是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三是发展家庭副业和落实自留地;第四是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第五是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这几件事,虽然有些地方还落实得不够,有的甚至还落实得很差,但是总的看来,政策已经发挥了推动生产的巨大作用,为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开了局面。
在我们这个人多、耕地少、底子薄的国家里,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子。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实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要有现代化的机械。这就需要国家对农业大量投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增加更多的农业投资,甚至工业品和农副业产品之间,还存在不等价交换,而且这种状况还不可能一下子改变。那末,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以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能否在投资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取得较快的发展呢?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是可能的。
为了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关键在于发挥我国人多的优势,靠政策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潜力。为什么有些地方生产长期徘徊,一经落实政策就大步前进了呢?为什么有些地方经常歉收,农民要吃统销粮,一搞生产责任制就一变而向国家交售余粮呢?为什么有些社队仅仅有了一点种植的自主权,很快就突破单一经营的框框,出现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呢?这都说明了落实政策的潜力确实不可低估。长期以来,我们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经过农民的劳动积累和国家投资,农业和工业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地有潜力,资源有潜力,只要认真落实政策,解除多年来限制农业生产力发展、捆住农民手脚的那一套极左政策,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力,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各方面的潜力,特别是政策的潜力,发挥得还很不够,很不平衡,有些地方还刚刚开始,有的地方可以说还没有开始!我们必须看到,极左路线在农村造成的严重影响,虽然经过几年的拨乱反正,它的余毒至今并没有完全消除。过去指导农业的那一套“左”的思想、“左”的政策,使一些同志直到现在对发展农业仍然想的很窄、限得太死。他们对党的政策调动起来的人的积极性是农村最强大、最活跃的生产力这个根本观点理解不深,对长期被压抑的农民渴望落实政策使生产迅速发展、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的心情体会不深,对继续落实政策的巨大潜力认识不够。有些同志看到少数地方落实政策过程中出点问题,就以为是政策“右”了,落实政策“过头”了,就不敢大胆按政策办事,甚至有意无意阻碍政策的落实。比如,有些同志把允许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所引起的富裕程度的差别,误认为是两极分化,因而不敢大胆落实有关政策。又如,中央文件中指出三种责任制都可以实行,但是增产效果显著、很受农民欢迎的联系产量计酬的责任制,还不断受到种种责难。再如,生产队的自主权的落实,更是差的很远,不少地方对种植计划、产品处理和加工等方面的权利老是抓住不放,生怕社队自主权多了,就“不好管了”,总想靠行政命令而不善于用经济手段办农业,等等。这些都说明,继续肃清极左流毒,解放思想,落实政策,仍然是农村中带根本性的问题。
全国有一部分地方,估计可能有一亿人口,有的从合作化以来基本上没有吃到多少甜头;有的三年困难时期垮下来以后,生产一直上不去。这些地方,人口增加了,粮食没有增产,国家每年要调给很多粮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究竟是什么问题呢?当然,自然灾害有,但不是年年有,根本问题是那套“左”的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对集体经济失去信心。因此,在那些长期困难的地方,可以适当放宽些,采取一些能够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政策,或者给予必要的扶助,首先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后在这个基础上前进。这样,这些地方的农民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得以逐步恢复、发展,国家也能减少一部分负担,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发展生产有利的政策就继续贯彻落实,并且根据当地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发挥人的潜力和土地的潜力,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的地方,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扶助外,要适当放宽政策,把各队、各户的生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他们自己多想办法,开辟多种门路,实现增产增收。绝不能在落实政策上搞“一刀切”,更不能无中生有地去“堵资本主义的路”,把发展生产的门路限死。
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是兼顾国家、集体、社员利益的,首先要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当前我们的农业要增产,主要靠直接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总是跟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联的。离开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就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会落空。
经过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长期干扰破坏的农村,各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我们一定要靠政策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持续地、坚定地执行党的政策,扎扎实实干它几年,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新的经验,作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思想要解放一些,办法要活一些。我们相信,政策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必将激发亿万农民巨大的创造力,农村经济定会出现一个新的更加活跃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