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阅读
  • 0回复

赞《中国书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5
第8版()
专栏:

赞《中国书画》
关山月
收到新出版的《中国书画》第五辑,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傅抱石生前在东北留下的墨迹。1961年夏我与傅抱石同行畅游东北三省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而抱石却早已作古。今天重新发表他的佳作,其中又有许多是初次与读者见面的,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他的艺术大有裨益,决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一个已故的画家。
作为一个中国画创作者,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的《中国书画》,我是每期必读的。《中国书画》注意刊登老一辈艺术家(包括已故的和健在的)的优秀佳作,给我们以学习的机会,徐悲鸿的山水、张正宇的猫、来楚生的花鸟、邓散木的书法篆刻……都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蒋兆和的《流民图》,《中国书画》辟折页作专门介绍,使读者对三十多年前的这幅巨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除了对老作者的专门介绍,《中国书画》也注意发表新人新作。有些作者的名字在广大读者中还是陌生的。可是他们对于生活的敏感和艺术上追求创新的精神令人振奋,从中透露了中国画发展的新的契机。我感到《中国书画》对于各方面的作者能够不拘一格,表明了编辑工作中的宽博与豁达。正因为如此,所发表的绘画既有写意,又有工笔,既有重彩,又有水墨、白描,即以书法、篆刻作品而论,所发表的作品也分明显示了风格、流派的不同。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编者是无原则的兼收并蓄,我以为编者更着眼于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着眼于严谨的造型与严肃的写实作风,由此而形成这一丛刊的基调与个性,从而努力体现中国画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推荐《中国书画》的主要原因。
《中国书画》的基调,在选刊古代、近代优秀作品中也表现出来了。《中国书画》每辑都以一定的篇幅介绍古人作品,选择的作品都着重在笔墨功力的深厚,生活基础的扎实,提供了今天的创作的借鉴。比如任伯年的《风尘三侠》,明、清无名作者的肖像画,都以无可辩驳的高度写实技巧,有力地启发我们应当如何从传统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编者在发表这些作品时,刊出了专文,有时还将画的精粹部分局部放大,使读者能较清楚地领略到笔墨的来龙去脉和它的韵味感,更能满足读者观摩学习的需要。听说,《中国书画》以后还要发表新罗山人和虚谷等画家的罕见之作,我希望他们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作得更有计划些,更精细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