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梨园蓓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4
第8版()
专栏:每周画刊

梨园蓓蕾
隆冬时节,地冻天寒。北京中国戏曲学院的排练场里,却是一番火热的景象:响亮的锣鼓声,动听的弦乐伴奏,高亢圆润的唱腔,扣人心弦的武打,真是热气腾腾,生机勃勃。《辕门斩子》、《八大锤》、《桑园会》等几出折子戏,简直让人看得着迷了。一阵掌声过后,演出结束了,演员们卸了装。啊!原来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才16岁,最小的只有12岁。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脸,显得那么可爱。
“您喜欢京剧吗?”一个小女孩歪着脖子,微笑着问。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问,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是好。因为对京剧外行,只能回答说:“我们不懂京剧。”“啊……您多看多听就会懂的。”孩子们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每天清晨,天色未明,他们就起床吊嗓子;形体训练课上,他们挥汗苦练基本功;学戏课上,对一字一腔,一个台步,一个眼神,都学得认真。两年多来,他们在老师的精心教导下,每人学会了六七出传统戏,在唱、念、做、打、舞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成绩。最近,他们组织了几场向首都观众的汇报演出,受到了好评。(本版照片为徐建中、沈进摄影并撰文)(附图片)
小演员群像
学习身段
进行基本功训练
实习演出《八大锤》
实习演出《桑园会》
苦练毯子功
实习演出《辕门斩子》
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练习化装,阅读文艺刊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