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茶馆》在西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3
第8版()
专栏:连载

《茶馆》在西欧
(西德)乌韦·克劳特
访欧演出的意义和效果
我觉得这次访欧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外国戏剧工作者已表达了希望访问中国、研究中国戏剧或到中国讲学的强烈愿望。对中国戏剧的兴趣大大提高,许多中国话剧将被翻译成各种外文。不少人希望发展中国剧院同外国剧院的姐妹关系,邀请更多的中国剧团出国演出,而《茶馆》剧组也可能应邀再度出访。在这里我仅举一例,以说明外国观众对中国话剧的逐渐增长的兴趣:在《中国文学》工作的苏格兰专家白霞趁便在瑞士再次观看了《茶馆》的演出;她到伦敦后向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负责人约翰·德拉蒙德讲述了《茶馆》在访问西欧三国演出时获得的巨大成功,并建议他们邀请《茶馆》或其他中国戏剧参加爱丁堡艺术节。约翰·德拉蒙德对此很感兴趣,并立即着手联系专程来华访问事宜。他已于本月5日到北京,6日晚观看了《茶馆》的演出。同时,他在京期间还观看了《蔡文姬》、《上海屋檐下》等其他中国节目。另外,西德戏剧界现正在讨论是否能由他们的演员上演一个中国话剧,例如,曹禺的《日出》。
《茶馆》访欧演出的影响甚至已超出了戏剧的范畴。简要地说,那就是:现在国外产生了一种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要求。原因在哪里呢?也许是《茶馆》阐明的东西超过了一本历史书或一部洋洋百万言的小说所能起的作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建于1952年,《茶馆》创作于1957年,它们都是新中国能够感到自豪的珍宝。 (全文完)
〔胡世光 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