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8阅读
  • 0回复

读“落后的脑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6-22
第4版()
专栏:研究作品

读“落后的脑袋”
赵仲邑
从六月十二日至十五日的人民日报副刊上,读到了李尔重先生这篇描写一个贫农出身的有趣的老战士怎样由“落后的脑袋”而锻炼为进步的思想的小说,我仿佛听见了老战士韩俊庭说话的声音,仿佛看见了他那没有表情的脸孔,轻藐地一楞的眼睛,巴答巴答地抽着黄烟时的样子。我更惊愕于作者描写这老战士转变过程对士兵心理体验的深入。
长久束缚在野蛮政治和自然经济底下的农民,一下暴露在这新时代新社会的面前,带着一个“落后的脑袋”是很自然的,问题就是怎样教育使这“落后的脑袋”走向进步。作者在处理这个主题时是够细心的。思想的转变并非一蹴即就的事。韩俊庭一九四○年当了八路,已经当了五年,勉强升了班长,也知道了当八路军不是为升官发财,知道了革命为人民服务,开检讨会时也会说:“检讨为了求进步,求经验。毛主席老早就告诉我们说,要检讨,要洗脸,照镜子,反对自高自大、主观主义、不服从组织、个人主义!”但他只知道检讨别人,而不知道检讨自己。凭着资格老,凡事都压人一等。
上级为着韩俊庭的不进步着急。教导员或指导员屡次找他谈话,劝他努力学习,好好锻炼思想,但是效果很小。
为着保卫彰武桥的抢修,队里开了好几次会。军人大会之前,又召集了班长以上干部开会,韩俊庭和往常一样,蹲在最后边抽烟,一言不发,经连长真心诚意的向他请教,好容易他才根据了他丰富的作战经验,提供了具体的意见。散会后指导员对连长说:“老韩这个人还是有点意思呢!”连长说:“他干了这些年,经验是有的,只要他思想顺过来,今天要不是左劝右劝,他还不是说两句风凉话算了!”指导员说:“以后,多尊重他点,比多批评,可能进步还快些!”指导员已经明白了政治指导工作的艺术了。“到了晚上点名讲话时,指导员特别号召老同志要起骨干作用,新同志要在紧张危难中向老同志学习。强调老同志有经验有办法。不单韩俊庭,连所有老同志听了都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些。”这里很自然的表现了工作艺术的运用和效果。
之后,韩俊庭虽然还是一样的好占小便宜,但全班已经觉着这讨厌的班长变得可爱了。他比以前的工作紧张了许多,真也为大家上了心。
终于因为韩俊庭的机智和英勇,敌人一架飞机被击落了,而他自己也受了伤,流血过多,他班里的人大家给他输血。他在休养所渡过了那段昏迷阶段之后,体味了同志们对他的爱,他终于反省了。他明白了他“在平日生活中,有许多言语举动,不近人情,对不住同志们,只要自己心里一上火,什么也不管,图过一时高兴,……熊过他们,拿大话压他们,……眼下,自己处在难中,性命交关,大家拿出自己的血来!”因此他想到复原以后,他“可不能再象过去”了。
本来他打下了飞机,得到上级的传令嘉奖,登了报。报纸由指导员和马子亮送到他那里,欢天喜地的念给他听,在别人听了该是多么的得意忘形,然而韩俊庭听了,脸皮还是铁板一样。他并不以这次立了功劳而自骄自满,一心只想伤口快点封口,好出去,好好办点事!从这样深刻的描写里,作者所说的新生,已经给我们积极的启示了。
这篇小说虽然以士兵为描写对象和接受对象,但韩俊庭“落后的脑袋”是有着普遍性的。我们知识分子免不了也是这样甚至还要落后。韩俊庭所说的自高自大、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无形中说了他自己,无形中也说了我们。这值得我们深切的反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