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上海纺织行业44个工厂克服发放奖金中的平均主义 试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促进生产 工人普遍反映:“大锅饭”吃不成了,不学技术不行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5
第1版()
专栏:

上海纺织行业44个工厂克服发放奖金中的平均主义
试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促进生产
工人普遍反映:“大锅饭”吃不成了,不学技术不行了
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吴复民报道: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在44个工厂试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克服了原来发放奖金中的平均主义。这是在基本不改变现行工资制度的条件下,把个人的经济利益同生产责任制和集体的经济效果直接挂钩,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这种办法使奖金真正起到鼓励超额劳动的作用。
小集体超额计件制,就是以生产小组、生产流水线或一条龙生产机组为单位,来考核经营成果的优劣;工人超过定额的部分,发给超额计件工资。这部分的超额计件工资都在企业利润留成的奖励基金中支付,不再发放经常性的生产奖。工厂首先要确定先进合理的生产定额和严格的计量标准,把生产责任制和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层层落实到小组和个人。厂部按照小集体经营成果的好坏,发给小集体应得的报酬;小集体内部再按照不同的工种以及每个工人的劳动效果进行分配;每个工人的收入是浮动的。
目前,试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的44个工厂,分布在棉纺织、毛纺织、针织、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已推行到一万二千三百多名工人。根据各行业不同的生产特点,小集体的划分也各不相同。如纺织厂织布车间生产成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挡车工,而且取决于在现场直接配合挡车工工作的帮助接头、加梭子、修机、上轴、落布等工种的工人。这个车间的各个生产小组自然形成一个个集体,共同努力超额完成织物的产量、质量、品种、消耗等指标。针织厂的成衣工段是生产流水线作业,每件产品都要经过十几个机种的工人连续加工,才能转移到下一个工段。厂部就以流水线为考核单位同时记录每个工人劳动的质和量。
小集体内部分配超额计件收入时,根据不同工种技术难易、责任大小、劳动强度高低和劳动条件的好坏而有所区别:主体工种多于其他工种,技术工种多于普通工种,繁重劳动多于一般劳动。考虑到纺织工业生产水平高,劳动强度大,超过生产定额比较困难。因此,对于完成生产定额而基本工资低于岗位标准工资的工人,则按照纺织工业部的规定,发给“岗位补差”。超过定额后,可再另得超额计件收入。这些企业还根据规定,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按差额的比例减发基本工资。由于天资较差和老弱病残而完不成定额者,工厂则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和照顾办法。
实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克服了发放奖金的平均主义,同时体现了社会主义大生产条件下互相协作的生产关系,因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上海第八织袜厂共有职工1,200人,实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的职工现已扩大到八个工种、755人,其中主要生产工人和辅助工人各占一半。过去,这个厂全年有一半奖金是平均发放的,每个工人“旱涝保收”,奖金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变成了“附加工资”。从去年年底开始,这个厂逐步试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各工种间的团结协作,日产量比试行前提高8%。上海毛条一厂的洗毛工段是全厂生产薄弱环节,试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以后,今年第一季度产量超过计划9 .74%,洗毛一等品率从去年40—50%提高到60%以上。
实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后,技术高的工人与技术低的工人、当主角与当配角、出力多与出力少的收入都不一样。以上海针织九厂成衣车间为例,今年三月份,试行小集体超额计件制的306名工人,平均每人增加收入11元,但其中体现了差别:有二名工人因完不成生产定额而被减发了基本工资;17名工人工资不增不减;收入增加5元以下的占22.2%;多数工人增加收入在5元到20元之间,占63.7%;有7.84%的工人增加收入在20元以上。工人们普遍反映,现在“大锅饭”吃不成了,不学技术不行了。全厂钻研技术、抢挑重担、关心集体、团结协作蔚然成风。各项管理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目前,上海纺织系统44个工厂正在继续研究实行这项制度的各个细节,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