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群众在用的方面有大量需求 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十种日用机电产品 主要靠现有企业的联合、改组和改造,打破部门和地区的界限,发挥企业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25
第1版()
专栏:

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群众在用的方面有大量需求
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十种日用机电产品
主要靠现有企业的联合、改组和改造,打破部门和地区的界限,发挥企业潜力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为了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十种日用机电产品的生产。
这十种产品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洗衣机、照相机、电风扇、电度表。
国务院为此召开的全国日用机电产品工作会议,今天开始在北京举行。大会由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主持,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宋劭文今天就发展日用机电产品的规划布点和政策措施问题讲了话。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农业、工业生产在调整中稳步发展,社会购买力日益提高。我国十亿人口,特别是八亿农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消费,很多地方穿、住、用的比重在上升,购买力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要求增加中、高级消费品的供应。在城镇,随着职工收入的增加,在吃、穿、用需求全面增长中,用的增长幅度一般大于吃穿,对中高档消费品需求量逐步扩大,对上述十种日用机电产品有大量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对北京、上海、天津等34个城市将近6,500户职工家庭的调查,1981年,每100户中,持币待购上述十种产品的情况如下:
自行车 21.2 辆
缝纫机 7.7 架
手表 9.6 只
收音机 4.7 部
黑白电视机 10.1 部
彩色电视机 0.46 部
录音机 5.1 部
照相机 0.61 架
电风扇 7.4 台
据统计,1980年十种日用机电产品销售额达110亿元,约占整个日用机电产品销售额的80%以上。有关部门初步规划,1985年上述十种日用机电产品可提供商品,约值一百六十多亿元。
上述十种机电产品,从目前情况看,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如电风扇、收音机、闹钟、电度表等,生产能力已经形成,产品大体可以满足市场需要,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整机和元器件的质量,发展品种。
第二类,如自行车、缝纫机、木钟、手表等,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对这类产品,要继续提高质量、增加品种,还要适当增加一部分生产能力。
第三类,如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照相机等,生产能力不配套,有的技术上尚未完全过关,有的产品还没有定型。对这一类产品,今后五年内,要提高关键元器件的生产能力,并达到质量标准。
据悉,发展上述十种产品的生产,将首先根据市场预测作出统一规划,并择优定点安排。如由哪些工厂生产,生产什么品种,按什么标准生产,产量多少,如何达到规划的目标等等,都要一一落实。重点城市名牌产品的布点多,产量比重也大。但是,为了避免重点城市过分膨胀和产品长途运输,对内地省份和边远地区,准备实行名牌产品技术转让,或派人进行技术指导,或组成各种联合体,由重点城市供应关键的元器件和配套件,在当地制造一般的零部件,装配后就地销售。
发展日用机电产品的生产,将主要靠现有企业的联合、改组和改造,打破部门和地区的界限,发挥企业的潜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