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中国文学作品在泰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5-11
第8版()
专栏:

中国文学作品在泰国
陈忆村
早在拉玛二世时期(公元1809—1824年),泰国就开始翻译介绍中国的史籍和古典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的材料,一百多年来,被翻译介绍到泰国的中国作品有:《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封神榜》、《说岳》、《万花楼》、《英烈传》、《包龙图公案》、《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金瓶梅》等。这些作品的泰文译本在泰国流传很广,人们对一些著作中的生动故事和人物十分熟悉,经常在言谈中加以引述。一些政界人士在议会辩论时,也常旁征博引中国的史籍和古典著作。最早译成泰文的《三国演义》,更是家喻户晓。1914年泰国文学学会把这部译作评为优秀小说,泰国教育部把它定为中学的作文范本。
泰国文艺界也很重视翻译介绍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特别是鲁迅的著作。1952年泰作家勒察·班差猜第一次翻译出版鲁迅的《阿Q正传》,立即轰动了整个泰国文坛,泰文译本在短期内即被抢购一空。到1958年,《阿Q正传》泰文译本连续翻印了四次,仍然供不应求。接着,鲁迅的《狂人日记》、《祝福》、《故乡》、《伤逝》、《药》和《一件小事》,陆续被翻译成泰文,在泰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泰艺术家还把《祝福》改编为泰话剧在曼谷上演。泰著名作家古腊·赛巴立和其他作家,都写了高度评价鲁迅作品的长篇文章,指出:鲁迅的道路是泰国文学家的道路,鲁迅作品泰译本的出版,不仅给泰文坛增色不少,而且对泰文艺界起了积极巨大的推动作用。泰知识分子开始重视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并进而研究五四运动对中国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泰文艺界如何从中汲取经验和营养。作家松·帕勒蓬的文章写道:“鲁迅是中国和世界的伟大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伟大,不管他的朋友或敌人都是承认的”。文章还说:“鲁迅死了,但是,他的灵魂没有死,他的声音没有消失,而仍然回荡在那些生活在黑暗国土上的被压迫和被剥削的人们的耳际。”
此后,中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继被翻译介绍到泰国。去年底访泰时,我曾向一些泰文艺界人士询问最近泰国翻译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情况,并抽空逛了曼谷几家大的泰文书店,看到书架上陈列着《红楼梦》、《三国演义》、茅盾短篇小说集和巴金的《家》的泰文译本。真是感到亲切和由衷的高兴。茅盾短篇小说集收入《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四个短篇。茅盾的《白杨礼赞》和《一个文学青年的梦》,早在泰文杂志社译载过。此外,老舍的《骆驼祥子》、《月牙儿》、《柳家大院》、《两兄弟》,郭沫若的《奔流》,巴金的《死去的太阳》和华山的《鸡毛信》,也都被译成了泰文。据悉,杨沫的《青春之歌》已译成泰文现正在排印中,不久将与读者见面。《民意报》的一位专栏作家还正在翻译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这些作品的翻译介绍,必将进一步促进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