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经过洪灾考验在汉中地区普及 “包干到户”调动千家万户生产自救劲头 灾区群众不坐等国家发钱粮,主动挑起重建家园重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10-26
第1版()
专栏:

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经过洪灾考验在汉中地区普及
“包干到户”调动千家万户生产自救劲头
灾区群众不坐等国家发钱粮,主动挑起重建家园重担
据新华社西安10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戴国强报道: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使陕西灾区的千家万户主动挑起了生产自救的重担,保证了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两不误。
留坝县是汉中地区重灾县之一,而且这个县的铁佛店公社的五曲铺,又是受灾最严重的一个生产队,全队29户人家,住房被洪水冲毁的就有24户。10月上旬,受灾的社员都已住进了用旧木料、油毛毡和稻草搭起来的可以过冬的临时住房,还把未被洪水冲毁的110亩玉米和70亩水稻全部收打结束,并已分给了社员,连日阴雨未发生霉烂,70亩小麦也都种上了,全部都是深翻和使用良种。
象五曲铺生产队这样的情况,在略阳、城固、汉中、南郑、宁强、勉县、太白、凤县各县农村中到处可以听到和看到。凤县双十铺公社草店大队党支部书记杨先德说:“生产自救若不搞包干到户可就难了!”他们大队六个生产队,在受灾前只有一个队建立了联产到劳责任制。受灾后,那些吃“大锅饭”的队,坐等着国家和队干部发钱粮、出主张。党支部焦急了,让大家讨论怎么办。大伙都赞同搞包干到户,果然一包就灵。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部出动,修房的,耕地的,种麦的,都紧张地干了起来。不到20天,全大队计划播种的530亩小麦就种下了400多亩。58户住房被冲毁的社员,也住进了临时的庵棚。
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经过大灾的考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完善。汉中地区受灾前,全地区21,700多个生产队中,建立各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还不到一半。而在灾后却扩大到93%。其中双包到户和联产到劳的达到75%,为了保证政策兑现,全地区实行联产责任制的社队,正在根据受灾情况,通过民主评议,调整核减包产指标。同时,把被洪水冲坏的无收和基本无收的耕地,划给社员修复耕种,两年内谁种谁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