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访作家王统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7-18
第4版()
专栏:

访作家王统照
柏生
最近记者走访了由青岛来平参加文代大会的老作家王统照。
王先生是“五四”时代与茅盾、郑振铎等同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他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曾在青岛山东大学及上海暨南大学执教。王先生在抗战前藏书极多,但后来均被日寇所毁,这是他至今谈起来还觉得最伤心痛恨的一件事。
抗战期间,他和郑振铎等诸位潜居上海,过着艰苦的生活,不但精神上不自由,就是生活上也受着压迫,他常常只能喝一碗稀粥或到街上买一两个烧饼充饥。
他写的小说最早的如“一叶”,其后如“山雨”等都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的。“山雨”是以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农村为主题,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当时曾被国民党以提倡阶级斗争的罪名禁止出版。以后他又写了“春华”,写的是“五四”运动以后学生的革命故事。王先生说他现在又正在准备写“春华”的后部,题名叫作“秋实”。
谈到解放区的文艺作品,他认为这些作品都是那么真实,如写农民的作品,语言、情景,读起来就非常亲切透澈。对于赵树理的作品,如“李有才板话”等,王先生极为推崇。他说从这个作品中不但看出了作者的写作态度的诚恳,并且在文章中发挥了作者的个性,写的真切而饶风味。
王先生认为毛主席给文艺工作者指出的方向非常重要。文艺工作者只有为工农兵服务才有出路。毛主席的文艺方向,指明了过去为资产阶级作消遣的文学的谬误,文艺工作应向广大、普遍的大道上迈步前进,实是划时代的重要主张。
王先生说,这次的文代大会就是在这个方向下,大家从四面八方会聚起来的,这可以说是历史上从来未有的一次盛大聚会,假若没有毛主席的指示方向,没有马列主义做领导,没有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怎么能有这次空前的大会!这一切都表现了现在人民力量的伟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