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对探听者只字不露;对行贿一概拒绝;对熟人不徇私情 庄河县检察院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04-12
第1版()
专栏:

对探听者只字不露;对行贿一概拒绝;对熟人不徇私情
庄河县检察院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本报讯 辽宁省庄河县检察院,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敢顶歪风,维护了法律尊严。群众称赞这个检察院是铁面无私的现代包公。
对探听案情的,只字不露。有些经济犯罪案件涉及面广,只要检察院一过问,就有人前来千方百计地探听消息。如某公社机械厂支书因贪污被立案侦查后,其亲属通过关系打听到办案人员的住址,便登门探听消息。办案人员不仅只字未透露案情,还对来人进行了耐心的法制教育。这个公社有一个书记和主任因收受了犯罪分子送的豆油、花生、大米,也到检察院探听案情,检察院的同志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指出不得违法行事,阻碍检察机关依法办案。
对行贿送礼的,概不收受。某公社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杨某,因贪污行贿被立案侦查后,群众反映说他在公社、县里和检察院都有人,这一下要看检察院是真包公还是假包公。果然,公社党委有一名副书记出面为杨某说情未成,杨的弟弟又带着24瓶双喜牌白酒和两箱苹果,于夜间到检察院经济检察科副科长刘福贵家送礼,要求把人放出来。刘福贵严词拒绝,并指出这种行贿收买干部的行为是违法的。
对老熟人犯罪,不徇私情。检察院的同志,大都在本地工作了二三十年,都有一些老领导、老同事、老部下、老熟人,其中有个别人搞不正之风,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对此,他们决不讲情面。如某贪污、诈骗犯就与经济检察科的三名正副科长都是老同事。这三名科长在办案中都不讲私情。曾有十多个人出来为该犯说情和探听消息,均被拒绝。当这个贪污、诈骗犯被依法逮捕后,广大职工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说:“检察院铁面无私,真正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辽宁检察简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