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九户如一家--访上海蒲东路925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0-05
第1版()
专栏:

九户如一家
——访上海蒲东路925号
本报记者 东生
事情并不稀奇,然而值得称道。
上海蒲东路925号,住着九户人家,大小三十九口,每人平均居住面积四平米。九家共用的一间厨房,才九平米多,沿墙根放着九只煤炉、九堆煤饼,墙上吊着九个竹碗橱。九户合用一块切菜板、两只自来水龙头……条件这么差,空间这么小,人们是如何相处的呢?
在陈旧的灰色的小楼里,九家人和睦相处二十年,没有发生过一次邻里纠纷。即使十年内乱,也未能把这九户的睦邻关系搅乱。如今,十二大的春风吹来,这个大家庭更加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气氛。
这里厨房虽小,却很整洁,因为天天有人打扫,年年有人粉刷。厨房太拥挤,九家人齐上阵时,只得背靠背、肩碰肩了。为了避开“高峰时光”,老太太们要么先把饭烧好,要么晚点再烧,以便腾出地方给双职工做饭。有的双职工早出晚归,干脆不生炉子了,谁家火有空就用谁的,自动放上自己的煤饼,而且总想多放一块。
九户共用一只水表,人人都能节约用水。两只水龙头安在厨房门口,常常供不应求。尤其是夏天,39口人用水的“高峰季节”,矛盾更加突出。但是,精神的“调节器”——互相谦让,使矛盾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又是老人们带头,每天在用水“高峰”到来之前,就把要洗的东西洗好。洗大件的,或者起得很早,或者拎水到外边去洗,宁可自己多跑几趟,也不愿图方便而挤了别人。
一家有困难,大家来帮忙,早已成了人们的习惯。有个大热天,正当午,有一户双职工家里,突然从乡下来了一大帮亲戚。眼看到了吃午饭的时光,可饭菜还毫无着落,主人急得团团转。大伙一见,纷纷让出炉子,帮他烧饭做菜;有人索性把自家烧好的菜端了过来。
9位退休老人,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工人。他们在党的教育下,以强烈的“翻身感”和高尚的品德,长年累月地感染着第二代和第三代人,不知不觉地带出了一个好风气。他们念念不忘国家和集体,经常叮嘱年轻人:“你们在厂里安心生产,不要一心挂两头!”在职职工心无牵挂:孩子上学,有人帮助烧饭,连房门钥匙也交给邻居;晾在弄堂里的衣服,太阳落山或遇到下雨,照例有人收下,而且叠得整整齐齐送上门;家里有病人,邻居代为照看,或送医院急诊,一陪几个小时……
23名在职职工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投入四化建设,有7人在厂里被评为先进。他们劳累了一天,下班回来还要忙家务,有的擅长电工,无论谁家电灯坏了,都是随叫随到;有的善于裁剪,不管自己多忙,也乐意为别人效劳;有的会干木工,硬是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四户人家搭起了小阁楼……
7个读书的学生,以祖辈和父辈为榜样,学雷锋,做好事,讲文明,懂礼貌,深受人们的喜爱。
九家人居住的空间是这样狭小,而他们的精神天地却是那样广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