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轶事”要有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09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轶事”要有益
殷国安
许多报刊都设有“名人轶事”栏目,或登载此类文字以补白。一些“名人轶事”,微言大义,令人多思;有的则提供广泛新鲜的知识;还有的以幽默见长,使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之后开怀一笑。但是,也有一些缺乏积极意义,甚至含有不健康的因素。手边就有一条“名人轶事”,算是不够好的一种。
“郭沫若少年时在私塾读书。私塾的后院有一株桃树。一天老师外出,郭沫若与同学们翻墙过去,偷摘桃子吃。老师回来,一再追查,没有人承认。便出了句责骂学生的对子:‘昨因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说罢,让学生对下联,如果对得上就可以免罚。郭沫若旋即对出:‘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这一段“轶事”,我至少在5种以上的报刊上见过。究竟说明什么呢?似乎并不只是郭老的自幼多才善对。
刊登“轶事”,只求有趣,不考虑是否有益,显然不行。因为名人的话不全是名言,名人干的事也不全是值得赞叹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