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阅读
  • 0回复

保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淮阴地区制订农村教育发展规划 从明年起把地方财政三分之一用于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24
第1版()
专栏:

保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淮阴地区制订农村教育发展规划
从明年起把地方财政三分之一用于教育
编者按:江苏省淮阴地区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时,把增加智力投资,加快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一条重要措施提出来。这一条措施定得好。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和教育。靠政策这一条,大家比较重视了,还必须继续重视,抓紧抓好。靠科学和教育这一条,仍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没有重视。他们还是把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在抓经济的时候,没有同时抓好教育。教育不发展,科学技术不进步,今后农业要大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现在应该强调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作用。建议各地在制订农业规划时,也象淮阴地区那样,同时制订农村教育的规划,认真地把教育工作抓上去。
本报讯 通讯员张乃剑、李阳报道:江苏省淮阴地区把增加智力投资,加快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今后农业发展规划。
他们在规划中规定:
(一)1985年以前努力实现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城镇普及初中教育;同时抓好幼儿教育,每个大队办一个学前班,每个中心小学附设一所幼儿园。“七五”期间,全区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要达到90%以上,合格率要达到85%以上。
(二)抓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大办各种农业、职业中学。1985年以前改建和创办77所农业、职业中学,平均每县达到5所以上,农业、职业中学招生数要与普通中学招生数相等。部分普通高中设立职业班,农村初中开设农业技术课,城镇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
(三)抓好农民业余文化技术教育。1986年以前,分期分批扫除现有81万名青壮年文盲。各公社、大队要普遍兴办农民业余技术学校,通过短训、电大、函授、广播学习等方式,组织毕业回乡的初高中生学习农业科学技术,把他们提高到初级农民技术员的水平。
(四)积极创造条件,筹建农业、工业专科学校及地区师范学院,扩大地区农校、财校、电子技校等中等专业学校的规模。今后五年内,要力争每个公社农科站配有一名大学生、两名中专生和三名农民技术员。
为了实现以上规划,地委和地区行署决定:大造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重视教育工作的舆论;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切实改善教师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抓好教师的业务进修,并有计划地为职业中学培训专业课师资;增加教育投资,除了国家下达的教育经费外,从明年起,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投资比例由目前的10%提高到三分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