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马坡公社建立各种专业公司,农民摆脱家庭经营“小而全”局面 开展专业服务 促进商品生产 专业户、重点户有了发展,农业连年增产,商品率逐年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4-12
第1版()
专栏:

马坡公社建立各种专业公司,农民摆脱家庭经营“小而全”局面
开展专业服务 促进商品生产
专业户、重点户有了发展,农业连年增产,商品率逐年提高
本报讯 通讯员杨雍哲、李炳坤报道:广西陆川县马坡公社1980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制,特别在1981年推行大包干以后,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先后建立了农业技术承包、杂交水稻制种、农机、饲料、畜禽水产、茶果和沼气等七个专业服务公司,为农户提供各种生产服务,促进了农业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性生产的发展。
这些服务公司由公社技术推广站、农机站、畜牧兽医站、县种子公司等国家单位、集体单位和个人联合建立,招聘一批农村能人参加工作。参加单位抽出人员、资金入股,不影响原来各单位的经营业务,不打乱原来的隶属关系和供应渠道。吸收的农村能人,被农民称为“不拿国家工资的干部”、“永远不走的技术员”。
服务公司与社员是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各项服务都有质量、效果、时间的具体要求,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损失的要赔偿。公司内的技术人员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承包制,劳动报酬同服务后的经济收益联系起来。这种有偿的、讲效益的、灵活的服务态度,深受农民的欢迎,吸收的农村能人也都勤奋好学。据抽样调查,去年由农技公司承包技术指导的晚稻,每亩增产122斤,投资减少2元多,农药费减少1元多。有的未承包的农户后悔地说:“有本不会做,好比好柴烧烂灶。”今年他们积极报名,要求公司承包技术指导。
各专业服务公司把包干到户以后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到或办不好的事,一件件管了起来,为社员提供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多方面服务,帮助农民摆脱原来家庭经营“小而全”的局面,使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马坡公社原来水稻亩产已达1,379斤,群众说“百上加斤易,千上添两难”,要想再提高,非有好种子、好技术不可。杂交水稻制种服务公司大力开展制作杂交稻良种的工作,满足本公社需要,使每亩又增产158斤到242斤。农机服务公司组织农机手与农户签订合同,保证农户抢上季节,出乎当初人们的意料,全公社机耕面积上升,打破了那种“大包干以后机耕面积要下降”的说法。有关的服务公司还在各农户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积极帮助农户进行产品推销服务,组织外运,打开销路。沼气服务公司成立后,建池430个,全部合格,并修复旧病池,解决了农户的做饭照明问题。
在各专业公司提供各种服务的条件下,现在马坡公社制种、饲养、茶果等专业户、重点户已经发展到2,747户,占农户总数的25.2%,农业连年增产,商品率逐年提高,去年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纯收入322元,比1980年增长了93.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