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阅读
  • 0回复

命运之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7
第8版()
专栏:

命运之马
郭永明
慵困跟着暑热滚下沙丘,晚凉带着一股新鲜的活力攻占了草原。热情的主人忽然牵来一匹高头大马,说是要为客人表演表演骑术。我一看见这匹马,就被它那英俊的气势和高大的体格吸引住了,这不是我们城里看到的那号垂头丧气的挽马,在地里看到的那号精疲力尽的耕马,而是蒙古人特有的生龙活虎、膘肥体壮的草地走马——枣骝马。为了培训这走马的“走”,他们不知花费了多少辛辛苦苦的日日夜夜。骑上这样的骏马,除了赶路以外,还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享受,这是任何现代工具都无法替代的。前几年除了马倌和队干部以外,草原上很少碰到骑马的人,更别说骑走马了。那时我到这里,总觉得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看不到蒙古健儿纵马驰骋是一种遗憾。今天,党的巨手又把这个民族重新扶上马背,蒙古人特有的那种稳坐雕鞍的骑姿,连成了一组熟悉而又陌生的图画。我的思绪也跟着这马蹄的节奏起伏。我不觉暗自沉吟起来,这才是草原,这才是生活啊!
主人跨下马鞍,轻轻抽打着骏马转起圆圈来。我知道这个时候是不便打扰他的,就索性走到一边,看他那两个孩子骑在刚取下的马鞍上玩耍。这两个孩子,一个刚会走路,一个不满四岁,双双光着身子骑在马鞍上,学着阿爸刚才的样子,斜倾着、摇晃着、呼喊着。落霞把他俩的头影儿,若有若无地投射到草地上,别有一番幼稚动人的野趣。这充满草原特色的游戏,莫非也是跟着骏马一起回来的吗?大人们在骑马,却带着一种娱乐的性质;孩子们在娱乐,却在准备骑马。
一股清凉宜人的晚风,夹着牧野的气息吹了过来,我听见头顶上什么东西哗哗地响起来。抬头一看,原来是主人新竖的“命运之马”在飘扬。这“命运之马”,实际上是一面红旗,上面画着一匹奋蹄扬鬃、腾空欲飞的骏马。它曾为它的主人驰骋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它死后,人们为了怀念它,便把它画在旗帜上,后来便渐渐蜕变为蒙古族的族徽,被风俗习惯肯定下来,高高地挂在每家牧人的门前,深深地插在牧人的心田之中。在破“四旧”的时候,曾被当作四旧取下来,换上一面小红旗,许多牧民都为此掉过眼泪。主人风趣地对我说:“我不信什么命运,可是事情也怪:命运之马升起的时候,我们就兴旺。拔掉的时候我们就倒霉。”我深情地望着主人,微笑着,没有回答任何话语。其实,这“命运之马”高高地飘扬在这里,正是党的民族政策所给予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