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阅读
  • 0回复

建设精神文明 反对精神污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6
第1版()
专栏:

建设精神文明 反对精神污染
本报评论员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党中央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这个思想,在《邓小平文选》中得到精辟的论述。认真学习这些论述,充分认识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对于提高反对精神污染的自觉性,抵制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保证物质文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科学地概括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之达到较高的水平,创造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的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二是要大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要大力进行思想建设,用光辉的共产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同志,提高全体人民的精神境界,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这两方面的内容不能偏废。如果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充裕富足,那就忘掉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混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了。我们的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不仅在于它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特征和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的政治特征,还有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自己的思想特征。没有这个思想特征,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完备。社会主义要使自己的社会成员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有充实的、高尚的精神世界,这个全面的目标是以往任何社会形态不可能达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极大提高,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精神危机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许多国外公正友好人士都承认的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和优越性的体现。
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加以实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和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探索不断深化;也说明我们党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并在理论上有自己的创造。把精神文明提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保证之一这样的高度,不能不说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展。毛泽东同志讲过“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还讲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但是没有讲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在提出同时进行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纲领性的口号,为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在思想上指出了一个终身奋斗的高尚的目标。这对我们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有人认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在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并不否认精神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物质文明的进步。但是,两个文明的关系,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同步前进的。恩格斯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85页)他是针对十八世纪末,法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英国,而在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上都比英国先进的事实而言的。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引为骄傲的“井冈山传统”、“延安精神”,也是在民主革命时期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培育的精神之果。五十年代,我国的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可是整个社会鲜明地表现出艰苦为荣、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学习和培养这些革命精神,并不需要多么好的物质条件,也不需要多么高的教育程度。”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即使物质生产水平暂时不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完全能够建设大大高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文明。
近几年来,我们一方面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经过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使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比过去更好的物质条件,又对人们的思想建设发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旗帜鲜明又不脱离实际地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的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农村普遍建设文明村,在军队中提倡“四有三讲两不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有总的目标,而且有具体的实际的步骤和形式,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对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文明村、文明单位(工厂、学校),有的县很少或者没有一个刑事犯罪分子。由个人、单位到国家、社会,把精神文明建设好,将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一个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才是一个高尚的人,受人尊重,有益于人民。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才有一股浩然正气,才有一种荣誉感、自豪感,催人上进,激人奋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又要反对那些不文明和破坏文明的东西,抵制和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坚持同各种精神污染作斗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不抵制精神污染,听任各种精神垃圾毒害人们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流于空谈。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候,就注意到精神污染的问题。我们批判了危害多年的“左”的东西,也看到了右的东西抬头。一个时期以来,要不要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还灵不灵,社会主义制度有没有优越性,在一些人的思想中,尤其是在一些青年人的思想中,是有疑问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的学说不胫而走,被某些人奉为救世灵丹。针对这些问题,邓小平同志及时指出:“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外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并继续制定和完善各种符合于社会主义原则的制度和法律来清除这些影响。同时,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题中应有之义。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把反对精神污染作为思想战线上的一项迫切任务提出来。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指出:“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这对于我们认识思想战线上反污染斗争的严重意义,是一声长鸣的警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精神污染视为道德问题。诸如诲淫诲盗的黄色文化在一些地方潜行暗流,毒害青少年,败坏社会风气,确实是一种道德败坏的劣行,也是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但是,精神污染绝不仅是道德问题、刑事犯罪问题,也不都是道德问题、刑事犯罪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政治影响问题。这类精神污染,以理论、学说、文学、艺术等形态出现,尽管很多是探索中的一种迷误,绝不能说写这类有错误观点的文章和作品的同志,主观上有意传播精神污染,但是从社会效果来检验,他们这种错误观点,动摇了一些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为什么精神污染会成为一个需要我们严重注意的问题呢?这里,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一方面,在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另一方面,旧社会的余毒,十年浩劫的污浊,作为历史的遗迹,成了一些人身上背负的包袱。解决这个问题,决不是要改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行经济政策,而是要在坚定地、持续地、更好地执行现行经济政策的同时,采取有力的措施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腐蚀。所谓有力的措施,固然包括查禁一切宣传色情的书籍、画册、录像带等行政措施和依法惩处这方面的犯罪分子的法律措施,但是主要的还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改变思想战线上的软弱涣散状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有错误的同志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建设精神文明是长期的任务,反对精神污染是长期的斗争。那些怀疑和反对社会主义的言论,不是一阵风就可以刮跑的,肃清它们的影响要进行韧性的战斗。就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来说,六十年代就受到过批判,“文化大革命”中更在所谓“横扫”之列。当时上纲上到了顶,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把很多正确的观点,例如把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也当作“谬论”进行了批判,这个教训是不应该忘记的。近几年又有些同志在宣传抽象的人性、人道主义,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形式不同,程度也不同。我们要批评这些同志的错误观点,决不能采取放纵的态度。但是也不可操之过急,以为解决这种思想上、理论上的斗争,可以靠一两篇文章就大功告成。这种过急的想法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解决思想问题的阻力。纠正右的、软弱涣散的倾向,同纠正“左”的倾向一样,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应该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倾向不会自生自灭,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指导下,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达到消除影响、帮助同志的目的。在原则问题上不含糊,但是要讲究批评的方法,写文章不要故作惊人之笔,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允许被批评者说明情况和进行答辩,不要虚张声势,不要层层加温,更不允许象过去那样搞什么运动。我们要用文明的方法来纠正不文明的现象,这也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题中应有之义。
现在,有的外国通讯社把我们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说成是一场“运动”。这不是一场运动,而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们相信,事情的发展将会有助于人们消除这种误解。至于有人说我们反对精神污染是“镇压西方文化”,那就有些荒唐了。我们历来主张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外来的东西:既不盲目崇拜,又不一概排斥,而是采取客观的分析态度,引进有益的,拒绝有害的。就连最先进、最革命的科学思想马列主义,我们也一向反对照抄照搬,而是提倡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运用得好,发展得好。正如我们要继续发展对外经济交流一样,对外文化交流也要继续发展。事实上,文化交流对双方都是有选择的。我们从来不反对从外国的文化中吸收有益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东西。有些东西明明是有害的,甚至有毒的,如果有人视作宝贝,自然是他的自由,我们并不干涉,但硬要我们也跟着他们去欣赏,那就抱歉了。因为我们自有我们鉴别美丑善恶的标准。我们主张客观地看待世界,也希望别人能客观地看待我们。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得出离事实太远的结论。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同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一样,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共同的任务,是十亿人民切身的事业。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不但要注重自我提高,自我修养,自我改造,还要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些,关心全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把自己的一言一行放到整个社会的范围内来考虑它的影响。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是我们的义务。自觉地同各种精神污染作斗争,是我们的责任。绚丽的精神文明之花,靠我们大家,首先是靠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精心培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