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嫁接和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22
第8版()
专栏:

嫁接和人才
文远
看评剧《嫁不出去的姑娘》,甚觉有趣。身高要一米七四,彩礼要飞鸽车、进口表、新式皮鞋、尼龙袄、大衣柜、小衣柜、钢丝软床、鸭绒被……要来要去,结果耽误了自己,拖得嫁不出去了。
从人的嫁娶,想到了植物界的嫁接。花卉和瓜果梨桃也有嫁娶。月季花经过嫁接,千姿百态,品种有几百种;毛桃嫁接,变为蜜桃。柿树与黑枣嫁接,果实才能入口……嫁接是一门学问。
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有个嫁接问题,都有个相互接触、交流、结合和发展的问题。文化交流,技术引进,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古之诗人墨客,遍游名山大川;今人上山下乡,联合协作,都有嫁接之意。一位从农村搞科研归来的朋友,谈兴甚浓,他讲说农民热情欢迎良种的推广以及果树科学修剪,果实压弯了枝头;不到一年时间,就与农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自己也觉得年轻了。另一位农村支部书记,自费订报刊杂志三十余种,等于拜了上百个老师,请了上千个顾问,他成了神通广大的风流人物,他们都尝到了嫁接的甜头。
可是也有些人,习惯于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习惯于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结果是耳目闭塞,思想贫乏,头脑僵化。有的人不愿吸收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长期陷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不但不着急,不脸红,反而洋洋得意,仍是时时处处以“大老粗”自诩。如果只是自甘落后,倒也由他去了。却又要嫉贤妒能,运用手里的一点小小的权柄,搞点名堂,堵塞各种正当嫁接之路,以至歧视和打击人才。这样的事例,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听到很多了。这类人的言行,对四化和改革的大业,只能起阻挠和破坏的作用。
只有嫁娶才能产生新一代,近亲结婚易生痴呆,这已是常识了。可是人与人不交往,就不能有新的思想果实,更无优势可言,这一道理还未为更多的人所理解。自然科学要精心研究嫁接和杂交优势,研究化合的奥秘;社会科学也应研究人的结合,诸如结合的对象、媒介、方法,人才所有制、人才的流动等等。这应是人才学的重要部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