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 每秒向量运算一亿次 “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通过鉴定 提前两年实现科学大会提出的目标,使我国跨进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行列。“银河”的使用将对加快四化建设起很重要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22
第1版()
专栏:

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 每秒向量运算一亿次
“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通过鉴定
提前两年实现科学大会提出的目标,使我国跨进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行列。“银河”的使用将对加快四化建设起很重要作用
本报讯 记者陈祖甲报道:国务院电子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最近在长沙宣布: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每秒向量运算一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已经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国家鉴定。
这个命名为“银河”的巨型计算机系统是我国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存贮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子计算机。它是石油、地质勘探、中长期天气数值预报、卫星图象处理、计算大型科研题目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加快四化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上,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研制巨型电子计算机。“银河”机的研制成功,提前两年实现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的到1985年“我国超高速巨型计算机将投入使用”的目标,使我国跨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电子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组织全国29个单位的95名计算机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成立“银河计算机国家技术鉴定组”,并分成7个小组对“银河”机进行全面、严格的技术考核。结果表明:26道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正确性考题,先后计算三遍,数据完全相同,结果正确,精度符合要求;在单道操作系统或多道操作系统控制下,全系统和主机稳定可靠;硬件系统向量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一亿次以上;软件系统内容丰富,功能较强,使用方便,性能先进;图纸资料齐全。“银河”机在设计、生产、调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一些理论问题。有些是国内首次使用,有些达到国际水平。
“银河”机主要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从1978年开始研制的。国防科大参加研制的科技人员通过研制“银河”机,他们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173篇论文,在《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90篇。
他们的研制工作得到全国20多个科研、生产、使用单位大力协作和支持,为高质量地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提供了协作、组织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
聂荣臻、杨尚昆、方毅、王首道、何长工、张爱萍等同志分别给国防科技大学发了贺信、贺词、贺诗。
方毅、何长工、王首道、严东生、张震寰、毛致用等同志以及有关方面的代表,出席了最近在长沙召开的“银河”亿次机国家鉴定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