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领导干部带头深刻剖析自己是第一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2
第1版()
专栏:

中指委肯定团中央机关党员对照检查的三条经验
领导干部带头深刻剖析自己是第一条
造成一个大家敢于而且愿意讲心里话的民主气氛,广泛开展谈心活动
要求领导干部首先是一、二把手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榜样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按:共青团中央机关党员的对照检查工作搞得比较扎实,比较好。他们总结的三条经验,即领导干部带头做好检查;造成一个大家都敢于而且愿意讲心里话的真正民主气氛;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这些经验符合中指委第七号通知的基本精神。各部门、各地区由于工作任务不同,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构成和经历也不同,这次整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所区别,因而对照检查的具体做法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不应千篇一律。但是,上述三条,特别第一条是共同性的要求。共青团中央机关的对照检查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真正做到了自上而下,严要求、高标准,只讲党性,不怕丢面子,深刻地剖析自己,并且公诸于众。结果,他们的威信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这种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正是整顿党的作风所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团中央机关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希望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委和党组,从实际出发,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特点,参考他们的经验,领导干部首先是一、二把手带头搞好对照检查工作,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榜样,努力创造新的经验。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共青团中央机关的整党工作,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从1月5日开始转入对照检查阶段。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书记处领导成员和机关的196名党员都进行了对照检查。无论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党员个人,对照检查都做到了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广大党员、干部一致反映,这次对照检查,对自己的思想触动很大。有些党员说:这是入党以来第一次这样严肃认真地解剖自己、批评别人,一辈子也忘不了。通过这次对照检查,有力地提高了团中央书记处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和进一步开创全团工作新局面的自觉性。
团中央机关党员的对照检查之所以没有走过场,根本的一条,是他们能够从本部门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坚决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整党决定和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指示精神。他们的基本经验有三条:
一、领导干部,特别是第一、二把手带头搞好对照检查。从1月5日至12日,团中央书记处8名书记、候补书记,率先逐个对照检查。中共中央组织部党政干部局的负责同志和团中央整党办公室的有关同志列席了他们的对照检查会。为了找准书记处领导集体和领导成员的主要问题,书记处的8名书记和候补书记,都在对照检查前采取多种形式反复征求了本机关部处两级干部和党员、非党群众的意见,每个同志都作了认真、充分的准备。
书记处成员对照检查的做法是,以新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六项基本条件为标准,结合个人成长的过程和分管的工作,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由其他领导成员进行评议。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书记胡锦涛两同志,在自己的对照检查和评议别人的对照检查中,带头做到开诚相见,批评自己不留死角,批评别人不讲情面。在此基础上,他们集中一段时间,就书记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集体进行对照检查。自团的十一大以来,书记处在思想上、政治上是努力同中央保持一致的,工作上注意发扬拚搏精神,团的工作有较大起色。但在共青团如何当好党的助手,团的工作如何服务于党的总目标、总任务等方面,工作中还有很大差距。过去书记处大事议得不深,全局懂得不多,本行也抓得不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自满、畏难”的情绪,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的青年工作落后于现实生活要求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新时期团的工作的特点不够,有些团员、青年喜欢干的事,团组织未能及时加以引导,整个团的工作还不够活。
1月17日,团中央机关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书记处如实地汇报了书记处和书记处领导成员对照检查的主要情况,并欢迎大家批评和监督。书记处的8名成员还分别回到自己所在的支部,作了对照检查。王兆国同志要求大家给书记处提意见时说:不要评功摆好,不要唱赞歌,主要是提批评意见,欢迎“哪壶不开提哪壶”。书记处的诚恳态度在广大党员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大家说,书记处同志的对照检查,说的是心里话,实实在在,很象他们自己。我们的对照检查,也要象他们那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些党员原来认为自己在团中央机关这样的“清水衙门”工作,没有什么问题可检查,后来自觉纠正了这种“差不多”的思想,认真检查了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在本部门和自己身上的表现。实践表明,书记处,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带头搞好对照检查,为大家做出样子,是保证团中央机关对照检查搞得生气勃勃的一个有决定作用的因素。
二、努力造成一个大家敢于而且愿意讲心里话的真正民主气氛。进入对照检查阶段以后,一部分党员思想上仍然有顾虑,不愿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少数在“文化大革命”中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做过错事、说过错话的党员,担心对照检查中把自己思想深处的东西暴露出来会挨整,会在领导和群众中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书记处认为,这次整党决不能重复过去政治运动中那种“左”的做法,一定要造成一个大家敢于而且愿意讲心里话的民主气氛。否则,整党就不可能达到克服消极因素,发扬积极因素的目的。对照检查一开始,他们一方面继续引导大家认真学习中央整党文件中的有关政策规定,同时向全体党员明确宣布:(一)党员对照检查中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和思想,是有觉悟的表现,是进步的开端,任何人不得歧视他们;个人对照检查的材料一律不装档案,由个人保存;党员对照检查谈到的问题,不宜扩散的不得向党外扩散。(二)要把在“文化大革命”中犯过严重错误的人同“三种人”严格区别开来;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受“左”的影响,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说过错话、办过错事的党员,同坚持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区别开来;把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影响,有过错误言论,但后来有了认识、表现较好的党员,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人区别开来。
由于有了这些政策规定,再加上细致的思想工作,那些有思想包袱的党员,很快消除了顾虑和戒备心理,向组织上交了心,实事求是地检查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一个副处长,“文化大革命”中是团中央机关一个群众组织的头头,犯过错误。整党开始后,他虽然知道中央的有关政策很明确,但担心“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了”,有等待挨整的消极情绪。对照检查开始以后,党组织和同志们多次和他谈心,严肃、热情、耐心地对他进行批评帮助,使他认识到这次整党确实和过去历次“运动”的做法不同。于是他放下了思想包袱,实事求是地检查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今后要吸取教训,做一个合格党员。他腰部扭伤还没有痊愈,便坚持带病工作,决心以实际行动为团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三、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团中央机关近年来人员变动较大,新干部较多,再加上平时大家思想见面少,进入对照检查阶段以后,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之间,都有一种加深相互了解的要求和愿望。有不少党员对自己的对照检查究竟是否抓住了主要问题,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够不够,心里底数不大,很希望在正式到会上检查之前征求一下党组织和周围同志的意见,做到“个人报病,集体会诊”。书记处认为,上述要求反映了广大党员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十分可贵。为了在对照检查阶段切实加强个别的、细致的、群众性的思想工作,他们决定在全机关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这一决定,很快得到广大党员和干部的热烈响应。一时间,团中央机关上上下下出现了“谈心热”。有的人白天谈不完,晚上接着谈。在谈心活动高潮时,晚上机关大楼灯火通明。因此,机关在晚上10点钟特别增开一趟班车送同志们回家。有的同志谈到深夜两点,干脆就睡在办公室里。这种气氛也是团中央机关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
开展谈心活动的过程,实质上是谈心双方在相互信任的气氛中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它有力地保证了党员的对照检查沿着健康的方向顺利进行。通过谈心活动,不少同志暴露了平常不大容易触及的不健康思想,消除了相互之间的隔阂,增进了团结,并且初步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思想问题。例如,有些同志认为,团的工作一无专业,二有年龄限制,迟早得改行,因此工作不大安心。通过开展谈心活动,他们亮出了这些思想,经过大家帮助和分析,找到了“病根”。这些同志决心牢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个人患得患失的思想,把一生交给党安排。有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党员,在思想转变以后,订出了为团的工作贡献青春的三个“五年计划”。
为了不停顿地把团中央机关的整党工作引向深入,最近由王兆国等同志带队,分六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通报团中央书记处对照检查的情况,继续征求地方上团组织的干部对书记处和团中央机关的意见;同时抓紧边整边改,把前一段同志们在整党中激发起来的积极性引导到开创团的工作新局面上来。在这方面,他们已经着手作出安排,以便把全团的领导机关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二大规定的总目标、总任务上来,并且围绕这一总目标、总任务确定今年要在青少年中开展几项有影响的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