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为儿童看电影一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28
第8版()
专栏:文化信箱

为儿童看电影一呼
北京观众 张纪清
我那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很喜欢看电影,前些时我带他看了《大桥下面》、《16号病房》等几部受到好评的影片。谁知,他看后却说:“尽是大人们的事,电影院怎么不演我们小孩爱看的儿童片、美术片呢?”孩子的提问,引起了我对电影院放映影片的关注。我根据《北京日报》刊登的电影广告,对今年1至3月份北京市影剧院放映的电影做了个统计:
全市影剧院今年一季度共放映故事片和美术片一百七十六部,其中儿童故事片和美术片只有九部。就是这仅占放映影片总数5%的儿童故事片和美术片,在放映时也颇受冷遇。1月份新上映的《熊猫历险记》,只有五家影剧院上演,共放映九场。坐落在东长安街上全市唯一的儿童影院,在九十一天里共放映故事片四十七部,除放映过十二场《后补队员》外,再没放映过一部儿童故事片和美术片。
何以会如此?是没有影片来源吗?解放三十多年来,国产的儿童故事片数量并不少,至于美术片就更多了。据《文汇报》载,去年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几十部之多。据说影剧院不愿放映儿童片和美术片的主要原因,是怕影响收入。依我看,放映单位不应只从局部利益计得失,试想,为拍儿童故事片、美术片,国家花费了多少资财?编导、演员、制作者付出了多少辛劳?怕减少票房收入(其实也未必能减少多少!)却让它们躺在仓库里睡大觉,使小观众们“挨饿”,逼得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尽是大人们的事”的影片,岂不是得少失多,得不偿失么?
现在不是讲智力投资、人才投资吗?让我们多为祖国的未来着想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