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大地漫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3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大地漫笔
  “左”毒难消
有朋自远方来,倾谈终宵,都是“知识分子”,彼此深有所感。他从自身在二十多年前尽人皆知的不幸谈起,历数坎坷,以迄于今,尚有若干条不成其为问题的“尾巴”,原单位还不愿替他割掉,云云。
对待知识分子的极左思潮,其实在五十年代甚至更早时就已开始,不过那时投身革命的青年们热血沸腾,容易接受,毫不怀疑,身体力行,往往对人对己一样“左”,“左”得“可爱”。此种思潮发展到“文革”,可算登峰造极。原先很“左”的人,遭到林彪、江青、康生一伙极“左”的人的迫害,渐渐清醒了。但也还有人自己吃了“左”的苦头仍不觉悟,过了几年,伤痕养好,又忘却了那些血的教训,继续向别人抡起“左”的棍子了。
肃清“左”毒之艰难,就难在有人虽受了它的害,却至今还对它一往情深,舍不得丢掉它。 王赫基
“据 说”
“据说”是个常用词,但也不能乱用。比如,“据说‘禹入裸国亦裸而游’……”起码是要有“说”可“据”,至于远古有无“裸国”,大禹有否脱光衣裤“而游”,责任全由“说”者负,“据”者是没有责任的。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譬如,人才的商调,干部的提拔,以及其它需要对一个同志的调查,作为反映情况的组织部门或有关领导,就不能轻易地使用“据说”。如果是真实的情况就只管实说,无须再“据”;如果是道听途说、未加查实得来的闲言碎语,就不足为“据”,更不该随意地“说”。现在往往由于一些代表组织的“据说”,便将不知哪些人臆编的故事变成“铁铸的确说”,这实在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其责任应由“据”者来负的。 舒恩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