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阅读
  • 0回复

大量吸收先进青年入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7
第1版()
专栏:社论

大量吸收先进青年入党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总数,从建党以来有过几次变化。在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反共以后和1935—1936年一方面军和二、四方面军长征结束以后,党员曾经大量减少,这是可以理解的。从抗日战争以来,尽管敌伪和国民党反动派(从1939年起)不断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其他革命群众,革命群众特别是革命青年仍然积极加入共产党,因而党员总数到1945年七大时期已经增加到一百二十一万人,而到1949年又增加到四百四十八万八千多人。同样,建国以来的三十五年间,尽管中间曾有十年内乱的摧残,党员总数始终逐年增长。1976年,党员总数为三千五百七十八万人,到1983年已经增加到四千零九十五万人,约占全国人口5%。粉碎“四人帮”以来七年间,党员人数迅速增长,表明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正在逐渐恢复。党不愧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核心,是领导广大群众为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中坚力量。
但是在党员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在我们党内,女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和知识分子党员都还比较少,需要认真克服各种“左”的思想,努力增加这几类党员的比重。现在只说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党员所占党员总数比重过低的问题。随着党员年龄的增长,加上多数党组织(除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外)对经常吸收青年党员重视不足,二十五岁以下的党员,1950年曾占党员总数的26.6%,1983年竟降至3.34%。据上海地区统计,1983年这一百分比只占2.25%;据河北省老根据地遵化县统计,这一百分比只占1.36%。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不能不引起全党高度的迫切重视,并且采取具体措施尽快扭转目前的不良局面。
为什么青年党员在党员总数中的比例这样低?难道是因为先进青年少,或者他们不愿意入党吗?事实决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近年全国各族青年的思想有了明显的进步,先进青年和先进青年集体大量涌现,他们写的入党申请书多至不可胜数,但是先进青年能够入党的仍然很少。这里除了很多党组织的负责同志日常工作太忙这个客观原因以外,他们对先进青年入党的要求主观上也往往不很关心。这是目前青年党员所占党员总数比重过低的主要原因。
据初步分析,至少有四种思想妨碍着很多党组织负责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第一,他们没有充分认识这是关系党的生命的重大问题。他们只看到党员人数已经不少,除了由于党中央再三督促,吸收一些著名的老年和中年的知识分子入党(这个问题至今也还有不少来自“左”的思想影响的阻力需要扫除,这里暂且不谈)以外,对于吸收青年党员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先进青年是国家的将来,也是党的将来。干部要青年化,党的整体就要青年化,这样青年干部才会有大量的而不是勉强的来源。今天的先进青年,既有更多的知识,又更少受旧框框的影响,对于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和在建设道路上进行改革,具有最大的积极性创造性。吸收他们入党,不但使党的机体不断得到新的血液的补充,而且使党的事业的开拓进展得到新的重要动力。这是任何时候都万万不能忽视的。
第二,很多党组织负责人对于先进青年的要求往往过高过苛,因而认为他们不够入党标准。青年有上述的优点,当然也不免有缺点,首先是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并由此容易对许多问题产生一些片面的简单化的想法。但是谁在青年时期能够没有这些缺点呢?难道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基本上不就是由这样的青年发展起来的吗?不吸收他们入党,他们又怎能掌握和积累党的工作的经验呢?至于他们在思想上的一些缺点,主要是教育问题,我们成年的党员也很难完全避免,对于年轻的同志更不应当要求过苛。
第三,很多党组织的负责人往往对青年党员给以过多过重的任务(这个现象本身也由于青年党员过少而更为加重),使一部分先进青年对入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入党不久的青年党员,往往要担负很多很复杂的任务,要开很多会,要做许多他们感觉困难的工作。这样,一部分先进青年就怕入党以后会妨碍他们更多地劳动,妨碍他们更多地钻研学业、技术或业务。这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党组织对于新入党的青年党员一定要体谅和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上的上进心,在分配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当,尤其不要多开会——就是老党员也不该多开会。
第四,很多党组织的负责人往往不重视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不重视在优秀团员中首先发展党员。党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是许多党组织常常忘记了这一条。他们很少讨论怎样加强共青团的工作,怎样在团员中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怎样通过团组织加强对团员和其他青年进行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以便团组织积极推荐符合入党条件的团员和其他青年入党。目前团员中党员很少,有些地方甚至团的支部书记中的党员也很少,即使这些团支书是党员,有些党组织也往往不根据党章的规定,在党的县级以下各级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吸收他们列席。这就削弱了吸收先进青年入党的一条重要渠道。
当然,有些党组织还是重视吸收先进青年入党的。它们积极组织党的知识讲习班,吸收广大的先进青年参加,从而使不少先进青年由此参加了党的组织。但是应该承认,这样做的党组织毕竟还不够多。我们迫切希望全党都来认真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使大批符合入党条件的先进青年源源不绝地加入到党的战斗队伍中来,使党的组织不断得到新鲜血液的补充。这是一个长期性而不是突击性的工作,但是在迎接建国三十五周年、全国整党第一年和加速城乡改革步伐之际,提出这个问题,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