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阅读
  • 0回复

发展商品生产千条路 谁有“财神”谁先富 洛阳地区引进技术人员三千多名 老企业起死回生新企业应运而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2-18
第1版()
专栏:

发展商品生产千条路 谁有“财神”谁先富
洛阳地区引进技术人员三千多名 老企业起死回生新企业应运而生
本报讯 积极从外地引进技术人员,促进了河南省洛阳地区农村商品生产的蓬勃发展。群众高兴地说,这叫发展商品生产千条路,谁有“财神”谁先富。
今年元月以来,洛阳地区所属的十三个县、市,敞开大门,引进人才。他们采用重金招聘,签订技术承包合同,以优惠条件调入,利用业务关系请进,请合资经营单位派进等方式,引进各种技术人员三千多名。其中既有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也有退休和在职的技术工人,还有有一技之长的农民。
这些技术人员,在发展乡镇企业、活跃商品经济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在他们的帮助下,一批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临汝县杨楼乡磷肥厂,原来每天生产磷肥二十到三十吨,含磷量一直在12%以下,工厂面临困境。他们从外地请来两位技术员,仅用二十多天时间,就解决了配料技术,使日产量上升到一百至一百二十吨,含磷量达到14%,成本下降,今年已生产磷肥一万多吨,产值一百三十多万元。一批新企业应运而生。仅栾川县就有五十个企业是靠引进技术人员办起来的。这些技术人员还解决了一些重大的技术难题,使品种、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临汝县酒厂为生产酒精,去年11月到今年4月连续三次安装酒精塔,都因技术不过关,不能投入正常生产。今年7月,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化工工程师,只用三天就安装成功,投产后日产酒精九吨,酒精含量一直稳定在95%以上。
引进的技术人员还带动了本地技术人员的成长。仅汝阳县就靠外来技术人员为本县乡镇企业培养了六百五十多名各类技术人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临汝县烟厂今年从新郑、郑州、许昌三家烟厂聘请了十二名技术工人,改进了技术,卷烟质量在今年上半年全省评比中被评为一类,改变了卷烟长期滞销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