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设奖传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9
第1版()
专栏:凡人新事

设奖传艺
河北省晋县东小留村五十五岁的农民赵玉恒,有一手祖传的利用玉米面制作糖稀的好手艺。这一技术传到赵玉恒手里,已经四辈了。他在祖传技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糖稀的产量和质量。他一家每年转化的玉米达七八万斤并因此走上了致富道路。
俗话说:“艺不传人”,赵玉恒致富后却不忘扶贫。为了传播自己的经验,赵玉恒除积极鼓励亲属、徒弟向外传授技术外,并于去年决定,每年提取五千元作为“传经扶贫奖金”。谁外出传经一次奖励五十元。如经营户来信表扬传经者,再奖二十元;如经营户来信反映传经者没有认真教,产量低,质量次,本人除了作检查外,并罚款四十元。同时,对外出传经的人还规定了三条,一不收技术转让费,只收传经期间生产糖稀的纯收入款;二必须带着制作糖稀的主要原料淀粉酶去,经营户一时付不起原料款,可以等到挣得利润后归还;三不能搞特殊化,经营户吃什么就吃什么。
不到一年的时间,赵玉恒一家人和侄儿、侄女、徒弟分赴山东、山西、陕西、河南、辽宁等地登门传经,共计一百八十多次,帮助那里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至于到他家里求经的,更是每天不断,除本县、本地区外,还有来自新疆、广西、黑龙江等地的农民。他不仅热情接待,而且认真传授技术。对来信索取技术资料的农民和单位,他的老父亲总是认真帮助复信,据估计已复信上千封。
新华社记者 谢石言
新华社通讯员 王贵海
(本报有删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