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阅读
  • 0回复

美国农村生活的写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12
第8版()
专栏:域外文谈

  美国农村生活的写照
申奥
据美国报刊报道,美国文坛近来升起一颗新星。卡罗琳·朱特的处女作《缅因州的毕恩家》在去年十二月出版后,头两个月销售了七万册,不久就成为全国的畅销书。一些评论家把这位崭露头角的女作家和著名小说家福克纳相比。
卡罗琳出生在缅因州伊丽莎白角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售货员。她十六岁时辍学,在这一年结了婚。生第一个孩子时家里一贫如洗,连电灯也没有。以后她又第二次结婚,和丈夫流落到波特兰市,住在郊外一栋破败的小木屋里,过着非常拮据的日子,连电话也用不起。直到她的小说出版后,生活才得到改善。
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写的。它以缅因州的农村为背景,叙述了毕恩一家的悲惨故事。充满书中的是贫困、暴行、沮丧,好多人都过早地死亡。小说的主人公毕尔·毕恩因太穷走上犯罪的道路,性格也变得狂暴,后来被警察开枪打死。另一主人公爱尔伦作出错误的选择,嫁给有时可爱有时可恶的毕尔,以致饮恨终身。
卡罗琳在谈到她的家乡时说,缅因州的劳动人民的工资普遍菲薄,生活窘迫。至于众多的失业者,就更贫苦了。在乡村里人们只能困守在土地上,你可以把土地卖掉换一点钱,但这样就失去了谋生的手段,你的家庭和一切都完了。卡罗琳还谈到她小说中的那些坏蛋,如果有足够的收入,他们将会是另一种结局。她认为在缅因州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政府应资助那些小企业,使它们能付给职工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卡罗琳目前在波特兰的缅因大学教书。她有时到书店去,为购买她的小说的人签名留念。她没有一点作家架子,在书店往往呆三四个小时,和读者们谈笑风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