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辽宁军民夺得抗洪救灾重大胜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12
第1版()
专栏: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
辽宁军民夺得抗洪救灾重大胜利
先后战胜辽河四次洪峰,保卫了辽河两岸,保卫了盘锦,保卫了辽河油田;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解放军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人民群众更加热爱社会主义
本报讯 在与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辽宁省三千万军民团结一致,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千里辽河大堤无一决口,盘锦保卫战凯歌高奏。辽河两岸秋高气爽,一派抢收庄稼、生产自救的繁忙景象。
今年汛期,辽宁省降雨频繁,暴雨集中,并伴有大风和冰雹。继6月中旬西部、南部遭受暴雨和冰雹灾害之后,7月下旬至8月初,辽东、辽南、辽北地区又连续受到暴雨、大风、冰雹的袭击。8月中旬,辽河流域全线紧张,沿河四市七县的民堤全部崩溃。旋即,九号台风挟带暴雨再次袭击辽宁大地,致使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盘锦、丹东、大连七个市遭到特大灾害,辽、浑、太三大水系以及大中小河流域大面积被淹。严重自然灾害的连续袭击,给辽宁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受灾农田面积达二千四百万亩,预计减产粮食一百亿斤,全部经济损失达四十七亿元。
严重的自然灾害考验着三千万辽河儿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辽宁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以“任凭辽河起狂涛,自有雄兵缚蛟龙”的英勇气概,连续作战,同肆虐的洪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先后战胜辽河四次洪峰,保卫了辽河大堤,保卫了辽河两岸,保卫了盘锦,保卫了辽河油田,保卫了自己的家乡。
经过新老交替建立起的各级领导班子,在抗洪斗争中显示出朝气与活力。各级主要领导同志全部在第一线指挥抗洪,表现出在特殊情况下应付各种危急事态的卓越才能。全省百万共产党员无私无畏,勇于献身,在抗洪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人民心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在漫长的抗洪战线上,驻辽宁省的人民解放军五万名指战员,从司令员到普通士兵,发扬我军光荣传统,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在千里辽河两岸筑成一道巍峨的长城,为保卫辽河大堤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全省人民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形成一个统一指挥下的坚强整体。在风雨如磐、险象环生的日子里,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安全让给别人,上游想着下游,个人关心集体,小局顾全大局,轻灾区支援重灾区的生动景象到处可见。台安县人民宁可自己的四十万亩庄稼受淹,十一万亩庄稼绝产,毅然停下四十四座排水站,扒掉七十多处套堤,减轻下游压力,如今,“台安风格”在全省传诵。地处辽河下游的盘锦市人民在全市六十九万亩农田和二百五十六个村庄被淹的情况下,提出“保粮服从保油”的口号,全力以赴保辽河油田,保辽河化肥厂,为打胜盘锦保卫战做出了重大贡献。灾情较轻的锦州市调动大批人力、物力,支援盘锦保卫战,还悉心接待安置三万多盘锦灾民。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人民向灾区捐献现金二百九十四万元,衣物一百六十五万件,粮票、粮食七百三十万斤。
辽宁人民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的实践证明,辽宁的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是有战斗力的,辽宁驻军是有战斗力的,三千万辽河儿女是有战斗力的。现在,全省城乡正在广泛开展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以工业补农业、轻灾补重灾为内容的生产自救活动。
(辽宁日报供稿)(附图片)
图为辽河油田抗洪大军在双台河大堤上运送草袋。 宋长砚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