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阅读
  • 0回复

浅谈武强民间年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6
第8版()
专栏:

浅谈武强民间年画
刘金英
河北武强民间年画,始于明朝,到清朝嘉庆年间,曾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与江苏的苏州桃花坞、山东的潍县、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同负盛名。武强民间年画具有构图简练、线条粗犷、色彩明快的艺术特点,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门画、灯方、炕围画、中堂画、条屏、对联等,还有便于计算农事季节的《三年早知道》。因为它长期植根于农村,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
在当地乡间有个传说,说从前有个勤劳而善良的小伙子,买了一张美女的武强年画贴在墙上,后来“鼓”了起来。小伙子下地去干活的时候,她偷偷为他扫地做饭操持家务,后来两人结成恩爱夫妻。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农民是多么喜爱武强年画。
在抗日战争以前,武强县有年画作坊七十七家,大都开设在武强南关。日寇侵华之后,画业作坊相继倒闭。四十年代中,中国人民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党和政府为推动乡村的文化事业,动员了大批美术工作者深入民间对武强年画进行扶植和抢救,他们与民间艺人一起创作了反映边区人民支前、参军、民主改革和大生产运动的木版年画。这些年画的创作和发行,为中国美术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十年动乱期间,武强年画又遭到惨重的破坏,图版被烧、艺人流散。这几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才得到恢复和发展。现在武强县已建起武强年画社。这里刊登的是该社发行的两幅年画作品。(附图片)
鸳鸯并蒂莲(年画)
王子学
狮子滚绣球(年画) 吴兴伟复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