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阅读
  • 0回复

中组部负责同志就如何看待干部的学历和文凭问题答记者问 既重视学历文凭又重视实际工作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03
第1版()
专栏:

中组部负责同志就如何看待干部的学历和文凭问题答记者问
既重视学历文凭又重视实际工作水平
要正确理解干部知识化、专业化问题;有些地方片面强调学历文凭要纠正;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无论有无文凭,都要考察实际工作水平
本报讯 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最近就如何看待干部的学历和文凭问题答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这位负责同志强调,既要重视文凭,又要重视实际工作水平。问答全文如下:
问: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学历和文凭的议论较多,你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答:人们在这方面议论的焦点,是选拔干部时怎样正确看待他们的学历和文凭,实质是一个如何正确理解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必要从思想上弄清楚。
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认真执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在调整领导班子、提拔干部过程中,遵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指导思想,普遍重视干部的文化素质,并根据不同情况,注意选拔、配备了一定比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这样做的结果是,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使原来领导班子文化偏低的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统计,截至1984年年底,新选拔到县以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多,其中五十岁以下的十五万人中,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有十一万三千多人,经过自学达到相当大专文化程度的有七千多人。在执行干部“四化”方针的条件下,注意从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中择优用人,对于激励广大干部奋发学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肯定学历,承认文凭,选拔干部时注意文化素质,是对过去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左”的思想的一种否定。坚持这样做,我们才能进一步开阔视野,从确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包括自学成才者)中,广泛发现和选用符合“四化”要求的人才,使领导干部尽可能多地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具有的知识,在整体结构和个人素质两方面都能同他们所领导的事业和所担负的责任相适应,以推进改革和四化建设,保证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顺利完成。
问:在选拔干部时,有些地方存在片面强调学历、文凭的问题,请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从整个工作的指导思想上看,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几乎在提出重视从知识分子中选拔领导干部的同时,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就反复指出,对于自学成才的同志要一视同仁,该用的就用,该提的照提,强调既要看文凭,更要看实际工作水平,注重挑选哪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被证明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从具体工作看,有些地区和部门选拔干部,确曾产生过片面强调文凭和学历的情况。他们在调整领导班子时,把配备一定比例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干部,当作工作的目的,忽视了目的在于推进知识化、专业化,实现内行领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种简单化、绝对化的做法,影响了对一些虽无文凭确有真才实学的同志的使用,也有误用虽有文凭但缺少真才实学的人的情形,同时助长了少数干部单纯追求学历,不注重求得真才实学,甚至不择手段地骗取文凭的不良现象。目前,社会上流传的那种轻视实践,轻视对社会的实际贡献的错误观念,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对这方面的问题,有关党委和组织部门已经引起注意,正在认真纠正。
问: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文凭和实际工作水平呢?
答: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实事求是地认识干部的才能,正确掌握选拔干部的标准问题。我们党选拔干部,历来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当前,就是要在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干部中选拔优秀人才。年纪较轻,文化较高,固然是选拔干部的必要条件,但光有这两条不行,还要看是否符合革命化要求,有没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没有真才实学,具备不具备开创新局面的组织领导才能和管理才能。在考察干部的文化素质时,对学历和文凭持轻蔑态度,随便加以否定,是不对的;只看文凭,不注意实际工作水平,同样是不对的。一个人经过系统的文化教育,获得了相应的文凭,一般可以证明他具有某些方面、某个层次的知识水平。但是,由于人们的主观努力和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学历、文凭与实际工作水平之间,也确有不一致的情形。因此,选拔和使用干部,要在严格考察政治素质的前提下,既重视文凭和学历,更注重真才实学和实际表现,不仅要了解他们获得了多少书本知识,而且要考察他们能否善于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工作中努力充实自己,不断增长才干。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或单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工作有实绩,就应当承认他有水平,有能力。至于他的水平和能力是以前在学校取得的,还是后来在工作实践中自学得来的,都一样为党和人民所需要,都应受到重视。一个部门或单位,如果不实事求是地考察干部的实际工作水平和能力,唯文凭是举,势必造成选拔失当;如果对于没有文凭的干部不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看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实际水平和领导才能,仅仅因为没有文凭,就不考虑选拔、使用,那就必然会埋没一批人才。这两种情况,都要避免。
问:这是不是说,无论有没有文凭,都要考察实际工作水平如何,才可决定这个干部能否提拔?
答:是这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干部实际才能的根本的客观依据。文凭、学历固然是考察干部知识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看一个干部是否真有实际工作水平,能否适应一定的领导工作的需要,最终还是要通过考察其工作实绩来判断。坚持这一条,就不致陷入文凭与水平的抽象争论,也才能找到发现和选拔人才的正确途径。大量事实说明,坚持考察干部的实绩,判断一个干部的真实水平就有了客观依据,就可以切实贯彻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比较有效地防止不正之风,同时促进广大干部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做到一切着眼于为四化、为人民多作贡献。
考察干部的工作实绩,也要实事求是地作具体分析,不可以简单化。要看到,各级各类干部所在的工作地区、部门、岗位不同,原有的工作基础和其他客观条件也不同,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去考察所有干部的工作实绩,也不能孤立地只考察某项内容或指标,例如只考察生产增长的幅度,或者只看近期成绩,不看长期效益。通过考察实绩,要有利于鼓励干部扎扎实实地做基础工作,为人民多办好事,防止为了“上任三把火”而急功近利,或者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总之,我们讲文凭,又不唯文凭,注重干部的真才实学和实干成绩。有文凭有真才实学和实干成绩的人应当重用,没有文凭但有真才实学和实干成绩的人也应当重用。无论什么地方和单位,发生了片面追求文凭的偏向,就要纠正,但是不要因此走上另一个极端,以为文凭又不重要了,调整、配备领导班子又可以无须注意文化程度的要求了。在干部工作中,尤其在涉及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努力避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绝对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