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谷牧实地考察后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 去年我国对外开放创最佳成绩 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58.5亿美元,比前年增长120% 新批准建立中外合资企业1300多个,为前五年的总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11
第1版()
专栏:

谷牧实地考察后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
  去年我国对外开放创最佳成绩
  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58.5亿美元,比前年增长120%
  新批准建立中外合资企业1300多个,为前五年的总和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李尚志)月初刚从几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考察回京的国务委员谷牧今天向一百多位中外记者说,1985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比以往任何一年更大的成绩。这一年我国吸收的外资最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为五十八点五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120%;新批准建立中外合资企业一千三百多个,为前五年的总和。
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曾涛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举行本次大会的第四次记者招待会。谷牧在招待会上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二十多个有关我国对外开放工作和经济特区建设方面的问题。
  十四个开放城市的发展情况一直很好
有记者希望谷牧谈谈中国沿海十四个城市开放以来的情况。
谷牧说,中国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自开放以来,发展情况一直是很好的。去年年初以来,为了克服一度出现的基建规模、信贷增长过猛和外汇使用不当的状况,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宏观经济控制的措施,这是完全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外开放工作当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这在开放城市中也有反映。由于有关省市和地区更加努力地工作,国家有关部门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困难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克服。
有记者问及福建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情况。谷牧说,前不久他刚去过福建,他认为无论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还是福州开放城市的发展,都是很有成绩的。
  深圳在管理、创汇方面提供了新经验
有记者请谷牧谈谈深圳经济特区的情况。谷牧说,深圳是我国几个经济特区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它在经济管理和出口创汇等方面,都为我们国家提供了新经验。去年春天,我们曾要求深圳的同志把提高经济效益和出口创汇放在工作的首位,不要再扩大基建摊子。一年来,他们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去年深圳的工业产值比未办特区前的一年增长了三十九倍,1985年它的工业产品出口额比1984年增加了近一倍,出口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从1984年的33%提高到43%。
  把特区办成外向型经济要有一个过程
有记者问:中国要求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圳在这方面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人说深圳赚了中国内地的钱,对此您有何评论?
谷牧说,要把深圳办成外向型经济,在出口创汇方面为国家多做贡献,在这方面深圳不是没有困难的。但是,从我国整个形势来讲,几个经济特区不发展成外向型的经济,不在出口创汇方面多做贡献,那就失去了办经济特区的意义。所以,我们下决心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使他们逐步实现外向型经济的要求。
他说,经济特区的内联工作这几年发展得很好,内地许多地区把自己的原料经过初加工拿到特区深加工后出口。内地省市通过与经济特区的合作,更多地了解国际市场情况。所以,内地许多省市和工业部门要在特区设立窗口,作为他们把自己的经济向外发展的前沿阵地,这是很正常的。
谷牧说,有人说深圳赚了内地的钱,或者说南边赚了北边的钱,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深圳等几个经济特区生产的一些产品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正象北京、上海的产品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一样。至于前几年深圳创汇水平较低,那是难免的,办成外向型经济、增加出口创汇要有个过程。深圳原来的基础那么薄弱,在三五年内就要求它完全成为外向型经济,那是不可能的。
中午曾涛宣布记者招待会结束后,有些记者还围着谷牧提问。谷牧表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开创我国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