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各地驻京办事处聚会交流发展老区经济经验 放宽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生产 实行内引外联加快老区脱贫致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5-29
第1版()
专栏:

各地驻京办事处聚会交流发展老区经济经验
放宽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生产
实行内引外联加快老区脱贫致富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黄正根、本报记者高新庆报道:“老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应着重从主观上找原因;有历史的、地理的,也有工作上的,应着重从自己的工作上找原因。多年来,老区特别是山区受“左”的影响比一般地方更深,危害更大,做了不少违背山区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事情。”这是江西省老区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吴曰生,5月29日在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联合举行的《为加快老区建设步伐问题》专题信息交流会上的发言,得到来自延安、山西、福建等老区代表的普遍赞同。
这次专题信息交流会,各老区代表重点就清除“左”的影响,更加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坚持改革,搞活经济,发展横向经济联系方面交流了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老区建设要立足于自力更生,立足于增强老区自身的“造血”功能,立足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打破长期停滞的、自给半自给的、封闭式的自然经济格局,放开手脚、因地制宜地发展商品生产,搞活流通,繁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江西省对老区实行“减轻、放宽、搞活”的政策和十条补充规定,主要内容是:税收减免、信贷优惠、购销和物资供应优惠、落实山林政策,减轻群众负担,取消一切不合理费用的摊派等。全省各级各类大、中专学校,增开老区班,五年内为老区培养各类人才一万至一万五千人,到老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教师、医生、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实行工资向上浮动,家庭“农转非”,子女优先安排就业等优惠政策。资金管理上,也采取五条措施,今年已筹措各项资金一亿九千多万元,一块用于扶贫,解决温饱问题;一块用于搞活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坚持“重点使用,相对集中”,不撒“胡椒面”,不搞“利益均沾”。在安排资金和项目上,坚持“四个优先”,即特困乡的特困村优先;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项目优先;发挥当地优势的项目优先;周期短,效益好的项目优先。
延安地区代表重点介绍了坚持改革、搞活企业的经验。
在内引外联,发展横向经济联系方面,延安、福建、江西都做了很多工作。延安地区今年以来签订各种经济技术合同、协议和意向书二百多项,一百三十多个乡镇企业、五十六个国营工商企业、八个文教、农业单位和区内外建立了协作关系,办了十二个联营企业,引进技术七十余项,总值一百四十余万元。江西已有十个地、市和十五个县(市),同全国五省一市的七十六个地、市、县发展了横向经济联系,达成经济技术协作项目一百六十七个,结成协作对子五十九个。另外省直机关六十九个部门同五十三个老区县(市),地、市、县各部门同五百零六个老区特困乡、贫困乡实行定点挂钩,包干扶持。福建省介绍的一批脱贫致富的典型,也引起与会者的兴趣。
李昌、肖鹏及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家计委、经委、财政部、民政部、农牧渔业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这次专题信息交流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