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四十六万中青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各级领导班子的素质和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28
第1版()
专栏:

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四十六万中青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各级领导班子的素质和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本报讯 几年来,经过全党的共同努力,起用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1985年底,全国已有四十六万九千名中青年干部走上县级以上领导岗位,成为推进改革和四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适时得到选拔任用,为整个干部队伍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生动地反映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1982年2月,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同年9月举行的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的战略方针,1983年6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第三梯队的战略决策,1985年9月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全国代表会议和十二届五中全会,又使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年轻化和新老交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样,就从制度上、实践上开始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也为大批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正是在改革精神推动下,自1982年年底开始的机构改革算起,从上到下对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调整。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整后,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及其所属全民所有制单位已有四十六万九千名中青年干部被选拔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同时,截至1985年12月,全国已有一百二十六万八千名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办理了离休手续。
随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的素质和结构都有明显的改善。现在,省、地、县三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由1982年的六十二岁、五十六岁、四十九岁下降到五十三岁、四十九岁、四十四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所占比例,分别达到62%、55%、54%,均比1982年提高45%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梯队年龄结构和具有较强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领导集体。
这几年的实践表明,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大都能够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有不少人已做出显著成绩。在调整、配备各级领导班子过程中,由于各级党组织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的方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进行严格考核,经过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审定,所以,挑选出来的中青年干部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绝大多数是比较好的,不胜任现职的只是极少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