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阅读
  • 0回复

规范化 经常化 制度化 我国审计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三年查出违纪金额四十三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11
第1版()
专栏:

规范化 经常化 制度化
我国审计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三年查出违纪金额四十三亿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国家审计署提供的情况表明,经过近三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的审计监督工作已开始走向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
审计是财政、经济监督的一种手段。国家审计署从1983年9月成立以来,在全国建立了县级以上审计机关三千多个,拥有一支三万多人的审计队伍。另外,在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解放军系统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一万多个,并在一些地方试办了一百五十多个社会审计组织。这样,审计工作做到了形成制度,保持经常。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了十二万个单位,查出违反财经纪律应上缴财政的金额达四十三亿多元。其中查出百万元以上的违纪案件六百八十件,一万元以上的贪污案件二百五十五件。
经过不断总结经验,审计方法正逐步完善。目前我国的审计工作已由对单位进行个别审计过渡到大规模地按行业和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已经完成的对粮食行业、农业银行系统、物资行业等行业性的审计,以及对教育经费、公路养路费、城建资金、水利资金、自筹基建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对改进这些行业和专项资金的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定期审计已成为我国审计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全国已有二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不同范围内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定期审计,有的地方已把定期审计扩大到企业单位。据统计,凡是实行定期审计的地方和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明显减少。
目前,全国有十二个省、自治区在不同范围内,实行了厂长(经理)离任时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主要是审计厂长(经理)在任期间企业盈亏是否属实、财务收支是否合规合法等,以此考核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这对于离任和新任厂长了解家底,吸取经验教训,落实厂长负责制,是一项有力的措施。
审计部门今年还重点开展了对大中型企业、自筹基建资金来源、财政税务、银行信托机构、教育主管部门、罚没收入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方面的审计,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尤其是当前对自筹基建资金进行的审计,在压缩基建规模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安徽省审计局审计了省直各部门向计委申请的一百二十一个自筹资金基建项目,结果压缩投资三千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审计了三万八千七百多个单位,查出违反财经纪律应上交财政的金额八亿四千多万元,其中四亿二千多万元已上交入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