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阅读
  • 0回复

向中央反映社情民意 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中办信访局架起上下联系桥梁 一百多名办信员每年处理数十万件来信 违法乱纪案件百分之八十通过信访揭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9-25
第1版()
专栏:

向中央反映社情民意 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中办信访局架起上下联系桥梁
  一百多名办信员每年处理数十万件来信
  违法乱纪案件百分之八十通过信访揭露
据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邹爱国)每年,每月,每天,一封封人民来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寄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一天几千封,一年数十万件。
剪信、阅信、提出处理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的办信员们,平均每人每天处理二三十件。他们用自己勤恳的工作,在党中央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群众每一封来信,都比我们家中的柴米油盐重要”
中办信访局有一百多名办信员。他们有的是解放前投身革命的老干部,有的是近几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们满腔热情地工作着。对于可以根据党和国家政策条文规定答复的来信,他们转交各地处理;对于有益的建议,他们提出意见送交有关部门参考;对于来信中反映的重大问题,他们编成摘报,向党中央报告。信多,白天看不完,晚上接着看;今天走访了来信的群众,明天就加班处理两天的信;节假日别人休息,他们还要到办公室来处理急件。几年来,局领导班子成员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一位局领导说:“我们的职责是:向党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群众的每一封来信,都比我们家中的柴米油盐重要!”
1984年11月3日十六时十七分,中办信访局接到南京大学九十六名孩子的家长发来的一份加急电报。二十五岁的办信员黄强打开电报,跃入眼帘的电文是:“10月31日上午,南京大学幼儿园在注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预防针时,误将超出成人最大剂量五倍的卡介苗,对九十六名教职工子女进行注射,造成重大医疗事故。九十六名儿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现紧急呼吁中央首长、有关部门、医学界学者抢救孩子!”
黄强一溜小跑来到局长办公室。值班局长一看电报立即决定:一分钟也不耽误地向中央领导同志报告,同时给江苏省委办公厅打加急电话进一步了解情况,建议他们采取措施抢救孩子。“我办第一项,你办第二项。”他说完就拿起电话直接向中央负责同志报告,黄强也立即给江苏省委挂加急电话。电话接通南京,时间才是十六时二十分。
接着,值班局长又给卫生部值班室打电话,转达中央办公厅领导同志请卫生部全力支援南京方面的意见。卫生部答复:崔月犁部长已要求有关部门全力协助南京……
十七点零五分,黄强向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传去了一份中办信访局的电话稿:中央领导同志对南京九十六名儿童很关心,请你们责成有关部门切实做好救护工作。如有困难,请与卫生部取得联系。请代向孩子的家长和参加救护的同志表示慰问。
当夜,北京和南京之间长途电话不断。抢救孩子们的情况随时集中到灯火通明的中办信访局办公室里。值班局长和黄强等同志,在电话机旁守到深夜。
中办信访局参与抢救这些孩子们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这些孩子恢复健康。一页页的工作日志上,记载着他们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心,也记载着党中央对人民深沉的爱。
长期为群众排忧解难,使中办信访局的同志形成了谦虚、实干、不求虚名的品德。前不久,在中办信访局同志的办理下,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一个拖了五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工厂的同志来到信访局表示感谢,信访局的同志说:“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只做了一些联络工作,大量的事情是地方的同志做的,没有他们全力支持,我们一件事也办不成。”
“做一百件不了了之的事,不如把一件事抓出结果来”
信访部门象是一个“不管部”,人民群众向他们反映问题,倾吐疾苦,希望他们过问冤情……
中办信访局的同志从众多的来信中看到一个事实:许多群众之所以反复上访,主要是在一些地方还有一些部门和干部对群众的困难和要求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甚至互相推诿、扯皮、不负责任。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大力提倡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作风。他们提出:“做一百件不了了之的事,不如把一件事抓出结果来。”
1985年9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期间,群众来信猛增,内容有报喜的,有提建议的,有反映干部违法乱纪问题的。他们从两万多封信中,挑选出几千封有一定代表性的信,分地区进行综合整理,交给前来参加信访会议的各地负责同志,希望他们一件一件地查办,并在年底前将处理结果报给中央。在各地党委和政府以及信访部门的努力下,去年年底,这批来信中90%多的问题得到了认真处理。
对于来信中反映的一些重要案件,信访局的同志还走出机关到基层去办理。去年他们先后派出二百三十多人次到工厂、农村,在地方有关方面支持下,一共解决了二百三十三个“老大难”问题。
1985年9月间,信访局收到一个名叫何淑珍的保姆的来信。来信说,她解放前在上海做保姆,五十年代初到北京继续当保姆。1969年,她老家安徽省无为县的“造反派”,以她丈夫出身不好为由,来北京把她“揪”回去,结果她失去了在北京的户口和多年的积蓄。
看了这封只有两页的来信,办信员林为泉想,即使是一个普通的保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也应得到纠正,我们应当把情况搞清楚,按照有关的政策规定,协同主管部门加以合理解决。
于是,林为泉等同志按照来信的地址来到海淀区成府街新胡同,找到了何淑珍的家。何淑珍望着来人愣住了:“你们是?”林为泉笑着说:“我们是中央办公厅信访局的工作人员,你寄给中央的信,我们收到了,领导让我们来看看你,听听你的意见。”“啊,信收到了!”何淑珍一时说不出话来,泪水夺眶而出。
三天之后,林为泉等同志又一次来到何淑珍的家。他们告诉何淑珍,中办信访局已将她的信转给了北京市公安局和有关部门,现在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她的问题。
“大妈,你的户口解决了!”几天之后,中办信访局的同志第三次来到何淑珍的家。他们给何淑珍送来了北京市公安局批发的户口准迁证。何淑珍双手捧过准迁证,看了又看,泪水簌簌朝下掉:“我谢谢你们!”林为泉说:“大妈,别这样!你要谢,就感谢党,感谢政府吧!”何淑珍连连说:“我谢党,谢党!”
10月初,中办信访局的同志第四次来看望何淑珍。“大妈,给你送钱来了!安徽省决定补助你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损失八百元。”说着,他们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摞人民币交给何淑珍。何淑珍激动得手都在颤抖:“同志!让我说什么好呢?为了我一个老太婆的事,你们跑了四趟,跑了四趟啊……”
办信员们就是以这样一颗赤子之心,热忱地为人民服务。他们的工作需要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文字综合分析能力,尽管他们大多数人是大学毕业生,但不管是五十年代的老大哥,还是八十年代的小弟弟,职务都是清一色的办信员。除了工资外,他们没有奖金,也没有补贴。一位五十年代初就在中办秘书室工作的老同志,在办信员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干了三十多年,有人劝他调出去当个“官”,他却说:“我热爱做群众工作,个人待遇低点、工作苦点没什么,群众高兴就好!”
这就是党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的胸怀。
“不同不正之风作斗争,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
近几年来,经有关部门查处的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案件,80%是从信访渠道反映上来的。群众相信党,向党反映情况,中办信访局就明确提出:做信访工作的同志要铁面无私,敢于同不正之风做斗争。
去年11月中旬,他们收到河北省某市郊区八个村署名为“部分党员、干部、群众”给党中央领导同志的信,反映这个市的一些干部,借这八个村的农民因城建需要即将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机会,利用职权,采取开假证明、请客送礼等手法找门子、拉关系,将他们在农村的九百多名亲属、朋友的户口,从外地迁到这八个村落户,以便随同这里的群众转成城市户口。
接到这封信后,中办信访局立即派两名工作人员前往石家庄,向河北省有关领导同志汇报情况,并和省、地同志一起到这个市深入调查了十多天,结果证明群众反映的情况完全属实。地委据此决定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那些当初积极为亲属的户口奔走的干部,又悄悄地把迁来的户口迁走了。据统计,不到一个月就迁走了七百多人。
中办信访局的同志在同不正之风斗争时,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遇到个别顶着不办的事。面对这种情况,他们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当地信访部门一起,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工作,直到彻底解决为止。正如一个同志所说:“如果不敢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不为人民办实事,还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
黑龙江省某市前几年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位司机伙同一些人开车到市果品公司偷水果,被保卫干部郭德魁发现。司机不听劝说动手打人,保卫干部郭德魁也奋起自卫,结果双方都挨了打。
这么一起普通的纠纷,只要秉公执法就不难处理。但有关部门在处理时却不分是非,竭力偏袒司机。于是郭德魁愤而投书党中央。
接到郭德魁的来信,中央办公厅信访局的同志立即给这个市委打电话核实情况。没料到,市委办公室值班员竟以“书记不在家”为由,把电话挂断了。最后书记找来了,回答是:“我们查一查。”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并没有一点消息。
中办信访局的同志决心把这个案子弄个水落石出。他们连续给这个市发出三次函,要他们派人来京汇报案情。函发出几个月,也似石沉大海,而郭德魁却又来信告急,说有关方面在追捕他。
这一案件的后面隐藏着什么?1984年8月,信访局派出一名副处长和两名办信员来到黑龙江调查。在省委信访办的协助下,他们发现:有关方面之所以袒护司机,主要是因为这个司机一个同伙是市里某负责人的儿子。无形中的关系网,使一些人混淆了是非,颠倒了黑白。
1985年8月,中办信访局又派出一名处长和两名办信员来到东北了解这起案件的处理情况。在中央、省和有关方面的合作下,这起颠倒黑白的案件终于翻了过来,郭德魁的四年不白之冤得到了洗刷。
今年年初,中央书记处狠抓了端正党风问题,要求中央机关做全国的表率。中办信访局根据群众来信揭发不正之风的问题增多的新特点,向中央提出:“今后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不正之风、违法乱纪问题的查办工作上,建议各地也这样做。”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十分赞同他们的意见。胡耀邦同志在他们的报告上写道:“揭发不正之风的信件增多,是件大好事。你们建议各级信访部门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查办工作,是正确的。全党一切忠诚、正直的同志都自觉地同不正之风作斗争,而不是说大话,发牢骚,我认为两年之内,我们的党风就会大为好转。”
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中办信访局的同志,以自己的忠诚和正直,在默默无闻地奋斗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