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安徽农村第二步改革怎么搞?李贵鲜对本报记者说:关键是——树立与改革开放适应的新观念 把资源多的优势变为商品多的优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0-26
第1版()
专栏:

安徽农村第二步改革怎么搞?
李贵鲜对本报记者说:关键是——
树立与改革开放适应的新观念
把资源多的优势变为商品多的优势
本报合肥10月24日电 记者张振国、赵希龙报道:经中共中央决定,原辽宁省委书记李贵鲜,于半年前出任安徽省委书记。这位曾留学苏联攻读电真空化学专业的四十八岁的省委书记,一到任就深入各行各业各市各地了解情况,认识安徽。10月23日,他应本报记者要求,就安徽经济进一步振兴问题发表了谈话。
他说,安徽农村第一步改革是成功的,在全国带了头。农村第二步改革怎么搞?全省全面改革怎么搞?我们正在探索。但我感到,当务之急是要组织各级干部学好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树立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观念。他在分析安徽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后,认为要把安徽资源多的优势变为商品多的优势,就必须继续破除小农经济思想,更新四种观念:
变“统”的观念为“放”的观念。他说,什么东西都习惯于发个文件把它统一起来,是搞不活经济的。我们要敞开大门,让商品自由进出,要有不怕吃亏的思想,热忱欢迎外省、外国来安徽经商办厂。有人说这是“殖民地”思想,其实这是误解。因为市场是没有地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竞争,相互得益,谁也离不开谁。
变“轰”的观念为“实”的观念。他说,搞经济,万万不能大轰大嗡,一定要扎扎实实。安徽养殖水面很大,水果产地也很多。我设想安徽农村下一步致富,可先从水产、水果这“两水”发家。山东人工养殖对虾发了大财。安徽人工繁殖河蟹也很有名,但未能大批量生产,有财尚未能发。我们打算先搞“两水”示范基地,培养人才,搞好配套设施,逐步推开,形成大批量生产。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一年如能搞一万吨河蟹上市,每斤以五元算,就可增加收入一亿元,搞五万吨,就是五亿元。这样既可避免大轰大嗡,又不致于老停留在样品、贡品的小生产规模上。
变“穷”的观念为“富”的观念。他说,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穷惯了,就老是穷对付。由吃地瓜干到吃白面馒头,就安于现状,那不是搞社会主义。我们要鼓励引导大家想富、会富、敢富,为共同富裕而奋斗。现在有些同志生怕人家富,一个拉板车的青年农民,一天挣十来元钱,除吃住花销外,还要交什么交通、城市、行业管理费,回到乡里,又要交什么外出做工费,七扣八扣,所剩无几。我们坐车的要体谅拉车的。现在不是这些劳动致富的人可怕,可怕的是那些非法经营,挥霍浪费他人所得,搞畸形消费的人。
变“管”的观念为服务的观念。他说,上层建筑部门,要变“下向上汇报”为“上向下请教”,不能处处摆出一副“我管你”的架势,而要牢固树立“我为你服务”的思想。对企业,省市地县都不要直接管。让市场、经济规律去管。我们党政领导部门,就是要为他们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李贵鲜给人的印象是朴实、憨厚而又思维敏捷,知识面广。三个小时的谈话没有讲稿,始终在讨论的气氛中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